回覆列表
  • 1 # 吳鉤的鉤沉

    如何區分古代的縣官、縣令、縣長、知縣、縣尹、縣丞和縣尉呢?題主列出的這幾個概念,可以分成三組:

    第一組是縣官。縣官為通稱,凡縣級的官員,我們都可以稱其為縣官,包括縣令、縣長、知縣、縣尹、縣丞和縣尉,都是縣官。不過,漢朝時,“縣官謂天子”,有時候人們也會將皇帝稱為“縣官”。

    第二組是縣長、知縣、縣尹,他們都是縣的行政長官,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先秦時,縣的建制剛剛形成,縣長官的名稱也各不相同,如齊國的縣長官稱“縣大夫”、楚國的縣長官稱“縣尹”。此外,又有“縣宰”、“縣公”等稱謂。秦統一六國後,縣長官統稱為“縣令”、“縣長”。按秦漢定製,人口滿萬戶以上縣,長官稱“縣令”,不滿萬戶的縣,長官稱“縣長”。隋朝時,縣長官通稱為“縣令”,不復稱“縣長”。宋代以降,縣的長官又習稱“知縣”。

    第三組是縣丞和縣尉。他們是縣令、知縣的副官。縣丞始設於先秦,自後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是縣令的佐官,地位僅次於縣令,主要負責文書、倉庫等的管理。縣尉也是縣令的佐官,掌治安捕盜之事,類似於縣警察局局長。明清時,縣尉一職被廢止。此外,清代的縣有時候還設有主薄、典史等職,是知縣的屬官,典史因為掌治安刑獄之事,職現與以前的縣尉差不多,所以清人又習稱典史為“縣尉”。

    簡單介紹下來,題主應該可以區分古代的縣官、縣令、縣長、知縣、縣尹、縣丞、縣尉了吧。

  • 2 # 聶作平

    題主所例的縣官,縣令等,其實不屬於同一個概念。簡單地說,縣官是個通稱,而縣令,縣長,知縣等,是不同時期縣官的不同稱謂。

    縣令起源於戰國時期,比如西門豹就做過鄴縣縣令。縣長,起源於秦朝。秦朝規定,縣按其人口的多少,其行政長官的稱呼也不一樣。一萬戶以上的縣,稱為縣令;一萬戶以下的縣,稱為縣長;以後許多朝代都沿襲。

    縣尹的起源是春秋時的楚國。到了元朝,成為縣的副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元制,各縣設達魯花赤一名,掌印,治縣事,由蒙古人擔任,相當於縣的一把手;同時置漢人縣尹一人,相當於縣的二把手。

    知縣原非正式職官名,知,意為管理,是知縣中之事的意思。宋朝時,派京官到外地做縣令,叫知某縣事,也就是臨時派去管理這個縣。到了明清時期,知縣方成為正式職官,為正七品。

    縣丞和縣尉,都屬於縣主官的佐官。縣丞起源於戰國時的秦國,作為縣令或縣長的助手。相當於副縣長。

    縣尉也是戰國時期秦國首創,商鞅變法,每縣設令、丞、尉。縣尉主管一個縣的軍事,後代多沿襲。相當於今天的縣武裝部部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evit如何畫河水、湖水、海、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