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闆魚
-
2 # 志遠
謝邀請,國家層面也大力推廣普通話。現在年輕的家長教孩子學說普通話,他們的做法非常正確,普通話做為國語在全國各方地用普通話交流都能聽懂,出門在外而用方言交流有時就比較困難了,可以看出方言在人際交流方面有一定的侷限性。說又說回來了,方言是我們老祖宗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語言,是寶貴的財富不可失傳,因方言在本地區語言交流方面比較簡潔易懂方便,所以家長也要用家鄉的方言與孩子流交,因為孩子生長在本地區,方言不教基本也會學會的,不用擔心!謝邀請!
-
3 # 屌爆撈頭只閪
失去語言的愛爾蘭也失去了一切,沒有語言的人保不住性命財富與土地,而一開始只源於當初的不謹慎,迷信權威與輕信。愛爾蘭人認為學習更多英語能被英格蘭人視為同胞,榜上大英帝國的榮耀,他們錯了,別人只會在需要你出錢出命打仗時才視你為同胞,當有利益時?你衹是一隻説古怪腔調鄉音英語的異形。失去語言的愛爾蘭也失去了一切,沒有語言的人保不住性命財富與土地,而一開始只源於當初的不謹慎,迷信權威與輕信。愛爾蘭人認為學習更多英語能被英格蘭人視為同胞,榜上大英帝國的榮耀,他們錯了,別人只會在需要你出錢出命打仗時才視你為同胞,當有利益時?你衹是一隻説古怪腔調鄉音英語的異形。
如果孩子所處的學校以及其他常去的場合裡的人群都講普通話的話,根本就不需要家長刻意地去教,小孩子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尤其越是在輕鬆快樂的氛圍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學得便越快、越紮實,這一點從成年人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也可證明。 同時,我認為方言是生活中聯絡感情最無可替代的工具,如果你在家裡和孩子使用方言,就會讓孩子同時掌握兩種口音,汪涵就是這種情況,和自己的媽媽用湖南話聊天,而和自己的爸爸則用江蘇方言聊天,中國很多少數民族都是這種多語境情況,尤其是東北的北韓族和蒙古族同胞,他們都是在公共場合裡說地道的東北話,而和同民族的熟人間則立刻會切換到北韓語、蒙古語,比如北韓族的金星、羅永浩就是這樣,而白巖松也是,和家人能說出一口地道的蒙古語,兩種跨度如此之大語言都是如此,何況方言?而且據研究表明,多語言、多口音的環境更有益於鍛鍊大腦。 相反,我在南方各地遇到很多不會說方言的孩子,但是他們說的卻並不是真正標準的普通話,而是帶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普通話,和那些會方言的人相比,他們之間的普通話聽起來並沒有什麼明顯區別,反倒比他們喪失了一種語言功能,這確實很可惜,也由此可見,影響普通話標準與否並不絕對在於你會不會方言的本身,而在於家長、周邊人的普通話水平;孩子即便與方言再絕緣,如果家長、老師的普通話帶有口音,孩子也一樣不可能標準,以前聽過很多南方朋友說,感覺自己說話像新聞聯播一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除非你是職業播音員、央視主持人出身,否則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普通話能達到這程度,就連被公認最接近普通話的哈爾濱話、承德話也能聽出明顯的東北味兒和京腔味兒。而如果你會方言的話,在外地時能聯絡感情的同時,也能保護自己的隱私,每次看到不會方言的孩子連自己的家鄉話都聽不懂,感覺這無異於是在自毀長城。
其次,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也是方言環境的話,家中也是營造不出說普通話的氛圍的,但隨著孩子日後在社會中的成長,以及自身上的需要,普通話自然就會掌握。就拿我自己做個比方,我從小在大連長大,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學校裡,始終都被濃重的海蠣子味兒的口音包圍,所以直到畢業,我都是始終操著一口地道的大連話,一句普通話也不會說,但後來隨著工作越來越久,再加上後來受過專業的培訓,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在普通話裡聽出我是大連人了,但我和家人、熟人之間依然也能立馬說出一口地道的大連話。
當你自己有朝一日去其他地方旅行、生活時,你會發現會一門方言真的會給自己以及其他人帶來很多的樂趣,在國外,方言是地方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非常重視方言的保護,重視程度跟保護古建沒有區別,而我們則有很多人卻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過去因為一些人的愚昧、功利而經歷了拆古建的荒誕悲劇,現在卻在語言文化上也要重新上演。
也許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全國各地的語言都變得千篇一律,給本來就已經活得很乏味的人帶來了嚴重的審美疲勞的同時,再也不能感受到透過方言才能感受到的鄉情,再也不能跟家人表達只有方言才能表達出的情感心聲同時又能在外人面前保護自己的隱私時,我們才會意識到方言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