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
2 # 賒店種植園
小麥黒穗病是透過花器侵染的系統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麥穗部,麥穗受害形一成包黑粉,外部穗包被一層淡灰色薄膜,黒粉破裂僅溜穗軸,對小麥危害很大。
該病一年侵害一次,主要為帶病種子侵染傳播的唯一途徑,在播種時拌藥能有效防止病菌感染。由於近段陰雨連綿,溼度較大有利於孢子萌發侵入,居病種子較多,翌年發病。黑穗病是依靠空氣傳播,發現病穗立即拔除,以減少病菌傳播,減輕下一年病害發生。
黑穗病防治主要是播種時拌種防治,可選用15%的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或20%的三唑酮乳油,拌種後堆悶六小時。也可用戊唑醇拌種劑10一15克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10一15克兌水拌種。
-
3 # 農事一線
小麥黑穗病可分為:散黑穗和腥黑穗。
主要傳播途徑:種子
防治方法:種子包衣
藥劑: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
-
4 # wuli暖陽
防治小麥黑穗病的唯一方法,就是小麥播種期拌種。沒有葉面噴施防治的方法。
帶病菌種子是小麥黑穗病病害傳播的唯一途徑,病菌以菌絲潛伏在種子胚內,外表看不出來。浸染的關鍵時期是小麥發芽期。小麥發芽後病菌即浸入。隨著小麥生長向上發展。孕穗時,菌絲體迅速發展,使麥穗變為黑粉。
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用三唑酮、戊唑醇或烯哇醇拌種,可兼治小麥稈黑粉病和腥黑穗病。
2.建立無病種子田。
怎麼治小麥黑穗病?相信年齡稍大農民都知道,在以前種植小麥時,抽穗後田間常常有很多黑麥穗,不但不能食用,而且粘到衣服上面還不好清洗。
小麥黑穗病又稱烏麥,黑疸,灰包等,包括小麥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兩種。中國冬春小麥區均有發生。其中以東北西北麥區總體發生較重。小麥散黑穗病,為典型種傳病害,病菌隨種子調運遠距離傳播為害。以為害穗部為主,通常病株抽穗較早,初期病穗被灰色薄膜包裹,小抽穗後薄膜破裂散出黑色粉末,風吹散後,只殘留裸露穗軸和部分黑粉。偶爾為害葉片莖杆等,上面有黑色孢子堆。小麥腥黑穗病,以小麥病粒內部黑粉有魚腥味而著稱。不僅造成減產,而且降低小麥及麵粉品質,部分省區將其列為檢疫性病害。以種子或土壤及糞肥帶菌而引起擴散傳播為害。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根因地制宜,選用適合栽培並對黑穗病有抗性品種種植。
2.選用無病種子。嚴禁從小麥腥黑穗病發生區域調運小麥種子,對小麥制種田塊做好產地檢疫,發現黑穗病的,拔除病株銷燬,並禁做種用,防止病菌擴散蔓延為害。
3適期播種,冬小麥不宜播種過遲,春小麥不宜過早播種,播種不宜過深,避免長勢較弱,病菌侵染影響。同時注意加強管理,防治好地下害蟲等,培育壯苗增強抗逆性抗病性。
4藥劑拌種。藥劑拌種是當前最行之有效技術措施。可以播前按照種子種量0.2%15%三唑酮,或50%萎鏽靈拌種後播種,也可以選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環唑等藥劑。注意拌種後進行堆悶5-6小時陰涼處晾乾播種。
5.化學防治。可以在發病初期選用三唑酮或苯甲丙環唑等藥劑噴施控制,可以避免加重控制蔓延。
總之,黑穗病防治宜以抗病品種為基礎,結合藥劑拌種預防,並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防病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