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有萬有引力,是宇宙最基本的作用力。地心岩漿的運動使地球產生磁力並減緩地球自轉速度。當然自轉速度減緩也有月亮的潮汐力影響。

  • 2 # 使用者6474632409768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地心為什麼一直那麼熱?一是由於地球引力,而使用物體的產生向地心的壓力,越往地球內部,壓力越大,地心物質,在高壓下產生熱量.二是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而釋放出大量的熱.三.地殼運動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熱. 而你的問題首先也要糾正兩個錯誤:1熔岩不是在地心;2熔岩沒有燃燒.地球內部結構主要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在上地幔的中上部有個軟流層,目前被認為是岩漿的發源地。地核位於地球內部中心,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據科學家探測:外地核的物質被認為是接近液態,內地核為鐵和鎳組成的固體金屬球。熔岩是在高溫高壓下,岩石或組成岩石的物質達到了自己的熔點,於是就成為融熔狀態,就相當於奶油融化一樣。但是這岩石類物質的熔點相當高,超過普通物質的著火點,因此留給人們的印象就像著火一樣。當岩漿噴出地表後,高壓高溫的環境沒有了,於是就冷卻成為岩石。

  • 3 # 使用者1228436877168

    地心裡的岩漿不需要空氣是來自地球本身板塊的碰撞和擠壓產生巨大壓力導致的。裡面的放射性元素很稀少但是地球很大堆積起來數量就相當可觀。我們平時常接觸的花崗岩就有放射性元素大約一立方米的花崗岩利用自身的核裂變或者叫衰變能,由地心內巨大的壓力使地心溫度很高.裡面的岩石融化成液態流動,並不是燃燒。

    原生岩漿是地核俘獲的熔融物質形成的。地核俘獲熔融物質和其他一些物質形成巨厚的熔融層。這些物質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岩漿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殼。我們所見到的各類侵入岩,如超基性岩、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和鹼性岩等,以及火山噴發出的各類岩漿,它們都是再生岩漿,只是來源深度、通道物質成分及分異程度不同而已。

    如今的岩漿活動發源於大陸30km,洋殼6km以下。即軟流層。但軟流圈的物質並不是岩漿。軟流圈在巨大的岩石靜壓力下呈半塑性狀態。只有當壓力降低,如地殼裂開時才轉變為岩漿並朝著壓力低的方向移動,如大洋裂谷。其二,當溫度升高時也能形成岩漿,並把上覆岩層熔透而形成火山噴發。

    所以岩漿作用的發源地的地質條件是地殼(包括洋殼)開裂處。即洋中脊大裂谷。這裡因壓力降低導致火山噴發。板塊俯衝消亡帶,即海溝島弧系。這裡因板塊劇烈摩擦,壓力、溫度升高,導致火山爆發。這種火山能量極高。如印度尼西亞群島的火山爆發。

    這個熱和燃燒是不一樣的,燃燒也不一定都要靠氧氣(這裡都是採用的廣義)燃燒能讓溫度上升,溫度上升的話就不一定要靠燃燒了。岩漿的溫度再高,所融化岩石時也是釋放自己熱量的過程,就跟往開水裡放冰塊一樣,隨著冰塊的融化開,水的溫度也越來越低;岩漿也是這麼個道理,當融化到一定的厚度的岩層時,自身的溫度已經很低了,再也不能影響上面的岩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雖然不值得宣揚,但也不容許有人刻意“妖魔化”,抹黑其反清的貢獻,你怎麼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