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通電直導線產生的磁場分佈在一種以導線為軸的同心圓柱面上(磁場方向可用右手定則判斷,大拇指指電流方向,四指彎曲指向磁場方向),小磁針自然靜止時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如果導線沿東西方向放的話產生的磁場對小磁針的力矩為零,不會觀察到小磁針偏轉的現象。只有當導線南北放置時,導線產生的磁場對小磁針的力矩不為零才有可能觀察到小磁針偏轉的現象。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導線通電後,磁場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針的指向將和導線方向垂直。擴充套件資料:實驗的內容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上課時,無意中讓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他突然發現了一個現象。 這個現象並沒有引起在場其他人的注意,而奧斯特卻是個有心人,他非常興奮,緊緊抓住這個現象,接連三個月深入地研究,反覆做了幾十次實驗。顯示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的實驗。如果在直導線附近(導線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針,則當導線中有電流透過時,磁針將發生偏轉。這一現象由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於1820年7月透過試驗首先發現。從判定電流周圍磁場方向的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認識磁場的方向性及磁感線的特徵.在此基礎上,通過了解環形電流、通電螺線管磁場的磁感線,以及條形磁體和馬蹄形磁體磁場的磁感線,進一步認識磁場的方向性。奧斯特實驗的缺點奧斯特實驗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1820年奧斯特做此實驗前,人們對電和磁的認識一直是單獨的、孤立的,奧斯特實驗使人們第一次認識到電和磁的聯絡。從教學上講,能否做好奧斯特實驗是學生能否學好電磁學的關鍵。但教材對此實驗的設計效果並不明顯,用導線將電池的正負極直接連線並放在演示磁針的上方,會發現磁針幾乎不動,很多教師採用將演示磁針換成微型磁針來做此實驗,通電後磁針轉動但轉動幅度仍不大。此種改進雖勉強可行,但降低了實驗可見度,教師的演示有蜻蜓點水之感;再者用電池做電源,由於發生短路,用過幾次就要更換電池,造成較大的浪費,因為學生電源有過載保護,也無法用學生電源代替電池做實驗。
因為通電直導線產生的磁場分佈在一種以導線為軸的同心圓柱面上(磁場方向可用右手定則判斷,大拇指指電流方向,四指彎曲指向磁場方向),小磁針自然靜止時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如果導線沿東西方向放的話產生的磁場對小磁針的力矩為零,不會觀察到小磁針偏轉的現象。只有當導線南北放置時,導線產生的磁場對小磁針的力矩不為零才有可能觀察到小磁針偏轉的現象。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導線通電後,磁場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針的指向將和導線方向垂直。擴充套件資料:實驗的內容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上課時,無意中讓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他突然發現了一個現象。 這個現象並沒有引起在場其他人的注意,而奧斯特卻是個有心人,他非常興奮,緊緊抓住這個現象,接連三個月深入地研究,反覆做了幾十次實驗。顯示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的實驗。如果在直導線附近(導線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針,則當導線中有電流透過時,磁針將發生偏轉。這一現象由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於1820年7月透過試驗首先發現。從判定電流周圍磁場方向的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認識磁場的方向性及磁感線的特徵.在此基礎上,通過了解環形電流、通電螺線管磁場的磁感線,以及條形磁體和馬蹄形磁體磁場的磁感線,進一步認識磁場的方向性。奧斯特實驗的缺點奧斯特實驗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1820年奧斯特做此實驗前,人們對電和磁的認識一直是單獨的、孤立的,奧斯特實驗使人們第一次認識到電和磁的聯絡。從教學上講,能否做好奧斯特實驗是學生能否學好電磁學的關鍵。但教材對此實驗的設計效果並不明顯,用導線將電池的正負極直接連線並放在演示磁針的上方,會發現磁針幾乎不動,很多教師採用將演示磁針換成微型磁針來做此實驗,通電後磁針轉動但轉動幅度仍不大。此種改進雖勉強可行,但降低了實驗可見度,教師的演示有蜻蜓點水之感;再者用電池做電源,由於發生短路,用過幾次就要更換電池,造成較大的浪費,因為學生電源有過載保護,也無法用學生電源代替電池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