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餓呀笑死了

    我媽絕不是個偉人,只是個普通婦女。講求實話,農村的婦女唧唧喳喳的很,談論人家長短或是柴米油鹽類的無聊之事。有時候和媽媽一起去洗衣服(其實就是幫媽媽上一下肥皂)。總會聽見我媽其他阿姨使一種忽短忽長,忽高忽低的聲調聊天。至於內容無非是瑣事,一開始我很不屑於聽甚至有些厭惡的。到後來就好些了,長大了,懂點事我也知道了,媽媽過日子不容易,一肚子的苦水不想讓已經揹著學習任務的兒子承受,只好和那些和她相似的人傾訴,憋在心裡要垮掉的吧。其實,作為兒女的話,和媽媽多聊聊吧。我媽有時也“無理”。期末複習是作業堆在那裡,總免不了熬夜寫作業的窘境。開始時媽媽會給我一杯熱茶,說天氣冷,手要是寫得僵了,捂捂手也喝點熱茶暖暖身子。一般我我不會去捂(現在想是不是踐踏了媽媽的好意了?)夜要是深了,媽媽就會徑直過來,一把奪取我手中的書。甚至於指著我的鼻子罵到: “你晚上來裝作用功了是不!” “白天你怎麼不寫!”其實白天我也寫,只是浮躁的,完成的少,夜晚人人都睡了,安靜下來倒和我心意。我知道媽媽也是為了我好吧。我不反駁,夜晚做作業的確是壞處遠大於好處,熬夜傷眼睛也傷神。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啊。媽媽總要看見我睡下,才肯走——媽在外人面前不誇我也不罵我,在她的眼裡,儘管學習重要,可是兒子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吧,媽不懂什麼大道理,她只遵守自己的信條。關於我媽,我是找不出什麼感天動地的大事,我倒黴,沒碰上什麼素材。媽媽生活平淡,十分節儉。我在學校時,她就拿清湯麵條來敷衍自己疲憊消瘦的身體。而我在家時卻不這樣,往往買回不同花樣的菜,變著法窮著本領的做。一個活在工作和廚房裡的小女人,對兒子的愛大都溶在湯食飯菜裡了。我不喜歡吃魚,家裡就沒有“媽媽只吃魚骨”的佳話。若是說媽媽明明有自己愛吃的菜卻極力讓給我吃或是,她給我做我偏愛而她討厭的菜的種種事的話,也是數不勝數了。我也是羞愧於自己“無恥”地收下媽媽的饋贈卻忘掉給媽媽留下一半的不懂事。如果說媽媽的菜餚要用金錢來橫樑的話,價格再貴都不為過的。正如不少作家悟的:媽媽的菜吃在口中,感到了愛意,眼淚兩行了……我願化用青春片中的話語轉而讚頌我的母親:你不是最好最好,卻是唯一吧。注:不是為老師寫的,而是為我媽寫的。(作文本里的好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有開開心心,求歌名是粵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