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53131389311

    我覺得不是書的型別的問題,主要是看書動機的問題。你可能在看你說的那些“容易頭疼”的書的時候抱有了過強的功利性目的,希望透過看這些書能有某些知識上的收穫,並在潛意識裡想要能儘可能多的把這些知識記下來,甚至本來就是有人要求你看的而不是自願的看,這也就是為什麼你覺得這些書類似“課本”;這就使你看這些書時候承載了過多“閱讀”之外的壓力導致你覺得頭疼。而看小說散文等書的時候沒有什麼功利性,自然也就放鬆了,相信如果有人要求你在看完一本小說後就得做份閱讀理解,你看這些書時候也會變得頭疼起來了。(題外話說一個關於文科腦理科腦的問題,從描述來看題主和我一樣可能都是偏向於文科腦的型別。要知道世上另一群人會覺得某某概論拉某某史這些強邏輯性的書看起來相當輕鬆,讀起小說散文來卻難過的不行。我從前的工科學霸女友最喜歡讀的就是各種說明書,衛生間馬桶邊常備。)再和題主交流些我自己的心得。我是醫學專業的,醫學書大多是大部頭的,別說看內容還得背下來了,光是看看封面我頭就大了。當然也存在著能完整地從頭到底一遍遍地去翻看這些書的學霸,但顯然我和題主都不是這種人,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也不是這樣的。但打心底裡來說又是確實想看這些書的,怎麼辦呢?有兩個方向。

    1.拋棄功利心,要對“開卷有益”深信不疑,不要去想多久看完這本書、看完之後能有什麼收穫之類的,要想著自己是在找樂子。也不要按順序看,把這類書籍片段化(這時候就反而是類似課本之類的書比小說有優勢了),看目錄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去看,有什麼不懂的了再往前翻翻,再把看過的地方都做下標記,以自己的興趣為主線把這些書裡的知識串聯起來。像我的話這些書最後看完都會列出一個自己的目錄,記錄了我看這本書的過程和理解。

    2.把功利心儘可能的現實化。不要抱著“看完這本書的話以後可能會對我有用”的想法,太虛無縹緲了,要讓自己看的東西立馬就有用。一個好用的辦法就是在知乎上答題,看看有什麼感興趣而手邊又有相關資料的問題,然後一邊看書研究一邊試著答題,於是答題完成後,成就感有了,書也看下來了,內容也都記住了,還有了自己的整理。總之,如果你發現一本書對你來說不好讀,請立馬放棄從第一頁開始往下啃的想法,不然你會發現自己永遠在讀前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偷了車主的車,出了車禍撞死了人,車主要不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