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器
-
2 # 加特林快評
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水上作戰力量,反水雷戰鬥力也是世界領先。
美國海軍大量使用CH-53大型直升機拖曳掃雷水上平臺,進行高速掃雷,而且直升機本身無懼水下水雷爆炸的殺傷力。這使得美軍這一空中掃雷技術,遠超世界各國的傳統掃雷技術。
SH-60系列直升機也被用於掃雷,可使用鐳射探雷技術,探測水下水雷。
但美軍同時也打造了若干先進掃雷艇。
例如1980〜1990年短短10年間,美國軍工多個集團為美國海軍建造10艘多用途掃雷艇。為持續改善相關戰鬥力,自1992年起,12艘已經裝備的掃雷艇相繼投入進一步改進,使美國海軍水雷抗擊艦艇全部到位。
美國最新一代掃雷艇設計上與大多數先進掃雷艇相同,採用無磁鋼板材料製造,整體結構優於以木材與強化玻璃纖維構成主體的水雷作戰艦艇。
其使用相關的水雷抗擊裝備為綜合性水雷抗擊武器系統,整合水雷抗擊所需的指揮管制、導航定位及探測識別裝備。透過該系統,掃雷艇可在需要清掃的水域擬定一條航道,並在顯示系統上清楚表達各種戰術與航行資訊,控制艦上的導航與水雷探測裝備。
另外,該系統也能精確計算出船位、方向、橫向與縱向海流速度、橫風風速以及海水的飄移與深度,控制航向與航速。
該級艦的水雷探測裝備是多功能獵雷聲納,能根據高解析度的聲納回波識別水雷的外型與種類,獲得水雷的三維座標,並能以側掃模式對周遭水域進行完整的全方位掃描。
美國掃雷艇的動力系統採用兩具MTU柴油機,推進器為雙軸CPP可變距螺旋槳,最大航速可達18節,執行獵雷作業時改由2具低速發電機驅動螺旋槳,降低航速。
美國海軍反水雷裝備的發展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北韓戰爭時,美登陸兵力受阻於水雷,這一教訓使美國自1951年開始設計低磁性的掃雷艦烶,當時它們成為反水雷的中堅,與此同時,美軍也使用直升機搜尋水雷,根據戰時取得的成果,於1953年開始研究直升機掃雷課題。
1971年,美國將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LPH-2進行改裝,以搭載掃雷直升機,組建了第一支HM-12直升機掃雷中隊,承擔掃雷使命。直升機掃雷中隊參加了1973年越南掃雷、1974年蘇伊士運河掃雷。直升機掃雷能力在實戰中得到了肯定,自此美海軍重視發展這種能快速展開的反水雷兵力,相繼增編另兩個中隊。美國的反水雷直升機過去一直是向高功率、大拖力方向發展,由上世紀60年代的小型直升機RH-3A和上世紀70年代的RH-53D發展到現役的MH-53E大型直升機,自從該型直升機於1986年服役後,原RH-53D型反水雷直升機全部轉交給海軍預備隊。
1984年紅海反水雷、1986年波斯灣油輪護航反水雷的被動局面,使美國海軍認識到僅僅依靠直升機反水雷是不夠的,必須建造新型反水雷艦艇,以增強反水雷能力。因此,上世紀80年代中期決定建造14艘復仇級反水雷艦和12艘鶚級獵雷艦。1987年,復仇者級反水雷舡的首制艦“復仇者”號服役,1994年,14艘復仇者級舡全部建成服役;1993年,鶚級獵雷艦的首制艦“鶚” 建成服役,至1999年已有11艘服役,1艘在建。1995年7月,美又將“仁川”號直升機母艦(原為LPH-12改為MCS-12)改裝成反水雷旗艦,該艦能攜帶25架MH-53E“海龍”直升機,可以指揮4艘掃雷艦作戰,擔任反水雷分艦隊的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