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訊息,等到石榴花紅。出自唐代李商隱《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原詩: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唐代: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任 一作:待)
釋義: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訊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擴充套件資料:
中唐以來,以愛情、豔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覆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託,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隻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
像馮浩那樣,將《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首詩和《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
但這並不妨礙讀者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絡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訊息,等到石榴花紅。出自唐代李商隱《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原詩: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唐代: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任 一作:待)
釋義: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訊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擴充套件資料:
中唐以來,以愛情、豔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覆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託,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隻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
像馮浩那樣,將《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首詩和《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
但這並不妨礙讀者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絡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