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之星瞳

    赤壁之戰之後的幾次對吳戰爭其實就是一些小規模戰爭,即使勝利取得成果也極其有限,其對全域性影響程度也是不值一提的,如果真說影響就是拖一拖孫權赤壁後進攻中原的步伐。

  • 2 # 百花爭豔只為你

    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無力南下,並未對東吳發動過戰爭,反而和劉備打過幾次(漢中之戰)。

    此時,赤壁新敗,曹操正在北方養精蓄銳,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帶動生產,為以後南征打下物質基礎。

    曹操並不是沒有行動,至少是沒有南下和東吳作戰。西進河西走廊,統一了西域各國。大體上是一統了北方,為以後西晉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赤壁之戰後,魏國並沒有對東吳進行過戰爭,反之東吳數次伐魏都以失敗告終。最著名的合肥之戰,張遼八百破孫權十萬,此戰之後,孫權再也不領軍作戰了。

  • 3 # 白亦詩部落

    赤壁之戰到直至曹丕建魏,魏與東吳關係表面維持的不錯。直到夷陵之戰後,隨著蜀漢後主劉禪和東吳關係的修復,孫權拒絕曹丕將兒子孫登送到魏國為質子,魏國和東吳的從屬關係破裂。公元222年十月孫權正式建國,曹丕為懲戒孫權,於公元222年——225年之間共對東吳發起了三次討伐戰。

    第一次,是222年秋天,魏國以曹休為徵東大將軍率艦隊沿資江直取東吳建威將軍領丹陽太守呂範鎮守的沿江要塞。戰爭開始,呂範在洞浦遭遇大風,死傷慘重,損失數千水師。但隨著東吳孫韶和徐盛的援軍到來,雙方陷入僵持。曹休令臧霸率軍出擊,不利,反折了將軍尹禮。於是,第一次討伐戰於223年晚春告一段落。

    第二次戰役規模較大,史稱江陵之戰。223年,魏國以上軍大將軍曹真、左將軍張郃、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分統大軍從長江西面同時攻擊荊州。魏帝曹丕親臨前線宛城助陣。戰爭一開始,張郃就擊敗孫盛,奪據了江陵中洲,東吳損失數千兵士。曹真和夏侯尚也在牛渚屯擊破孫權軍,圍困江陵。吳左將軍諸葛瑾率軍增援又被夏侯尚擊退。吳國江陵守將朱然手下能戰之士僅剩5千,戰事對吳國極其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朱然激勵將士,堅守六個月,還乘機奪回兩屯。夏侯尚欲搭浮橋攻擊,被董昭勸阻。十天後,大水氾濫,魏軍只能退兵。

    第三次伐吳,就是所謂的濡須之戰。即孫權已故部下折衝將軍甘寧曾幫助佔領魏在揚州的前哨、在今巢湖東灣的濡須,魏大司馬曹仁因而率步騎數萬攻濡須。曹仁揚言攻打羨溪,誘吳濡須督朱桓分兵相救,再派大軍徑奔濡須,真正攻打羨溪的其實是散騎常侍蔣濟。朱桓還沒追回派往羨溪的軍隊,曹仁已經殺到。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諸將害怕,但朱桓卻自認為用兵勝過曹仁。朱桓偃旗息鼓,示弱,誘曹仁來攻。曹仁派兒子曹泰攻濡須城,將軍常雕、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攻打朱桓部曲妻子所在的中洲。蔣濟認為不可,曹仁不聽,親率萬人留在橐皋為曹泰等人後援。朱桓派別將擊常雕,親自拒曹泰,曹泰燒營而退。朱桓斬殺常雕,生擒王雙,魏軍溺死及被殺者千餘人。

    這三次伐吳之戰,雙方都沒有取得多少戰績。但東吳作為弱者一方成功地擊退了來犯之敵,令魏國不敢輕視,為自己爭取到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機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要聽了就能哭的歌,而且要痛痛快快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