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咯嘛呢
-
2 # daazhu2
厚德與博學源於古訓。“厚德”出自《易經·坤卦》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博學”出自《禮記·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前者指人才素質規格,後者反映了一種教育理念。
“厚其德,博其學”是高等教育的永恆使命。首先,厚德博學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質要求。錢穆先生把中國的學問傳統分三個系統:“人統”即如何做人的學問,“事統”即學以致用,“學統”即“為學問而學問”。這三個系統中都有德性要求:做人講品德,做事講職業道德,做學問講學術道德。高等教育必須兼顧這三種高深學問的教與學,才能不斷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培養出高階專門人才。其次,厚德博學在高等教育功能方面展示了更為廣泛而深刻的含義。從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和社會功能兩大功能看,厚德博學不僅表現為厚人之德、博人之學,還表現為厚社會之德、博社會之學。所謂厚社會之德,表現為透過高等教育專門機構---大學以及所培養的人來傳承和弘揚人類美德,並以超然的姿態對社會道德進行批判性評價,為樹立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作出貢獻。所謂博社會之學,表現為大學作為傳播、研究和應用高深學問的場所,在知識創新、促進社會科學文化繁榮等方面,發揮著其他社會組織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厚德博學:就是注重道德修養,追求廣博學識。厚德出自《易傳》指的意思是人應該有像大地一樣寬廣深厚的高尚品德。博學出自《禮記.中庸》指的意思是博學廣聞,厚實知識,不懂就問。奮發有為: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出自漢·王充《論衡·初稟篇》:“勇氣奮發,性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