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中西醫結合腫瘤科醫生,你說的大腸腺瘤是息肉的一種,所謂“息肉”,是指腸子粘膜面上長出的各種隆起物。從醫學上講,這種息肉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種。前一種叫“腺瘤”,就是您說的大腸腺瘤,是真正的良性腫瘤,可以選擇微創下手術切除,即可治癒。後一種息肉不是腫瘤。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腺瘤都要變為癌。最容易變癌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種腺瘤有家族病史,可以有腹痛、腹瀉、便血,也可以沒有症狀,直到癌變後才發現。據觀察,這種病多在20歲左右發生,33歲左右出現症狀,39歲左右癌變,死亡時平均年齡只有42歲。
那麼,如何預防大腸腺瘤癌變呢?
1.健康人進行定期專項體檢,也就是大腸癌“普查”。普查的方法一般包括兩個階段,首先是用簡單、無痛、價格便宜的化驗進行篩查,如糞便隱血試驗。一旦查出糞便中有這種“隱血”,就必須做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2.對大腸腺瘤要及早地進行確診和治療:大腸腺瘤患者在發病的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隨著息肉數量的增多和體積的增大,患者常常會出現腹部不適、腹痛、大便帶血或黏液以及大便次數增多等症狀,少數大腸腺瘤患者還可發生腸梗阻或腸套疊。因此,對疑似大腸腺瘤的患者必須做雙重對比氣鋇灌腸X線檢查和纖維腸鏡檢查,同時還要對病變部位做病理活檢。一旦患者被確診患有大腸腺瘤,則應根據其腺瘤的部位、大小、數目以及腺瘤上是否有蒂,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對小於1釐米的大腸腺瘤,可採用內鏡下活檢鉗凝切法,或電凝器灼除法。或圈套凝切法等進行治療。對大於2釐米的絨毛狀寬基底的大腸腺瘤,則需進行開腹手術治療。但不管採取了何種治療方法,都要對切除的標本做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是否發生了癌變。此外,大腸腺瘤患者在切除病變部位後要定期進行復查,開始可每年複查一次,以後可適當地延長複查間隔的時間。
3.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①要作息有時,避免過勞;②飲食結構要均衡合理,應少吃肥肉、洋快餐、煎炸燻烤以及過於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同時還要戒菸限酒,這樣既可以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又能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有害廢物對腸道的損傷:③要堅持參加有氧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癌能力。
你好,我是一名中西醫結合腫瘤科醫生,你說的大腸腺瘤是息肉的一種,所謂“息肉”,是指腸子粘膜面上長出的各種隆起物。從醫學上講,這種息肉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種。前一種叫“腺瘤”,就是您說的大腸腺瘤,是真正的良性腫瘤,可以選擇微創下手術切除,即可治癒。後一種息肉不是腫瘤。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腺瘤都要變為癌。最容易變癌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種腺瘤有家族病史,可以有腹痛、腹瀉、便血,也可以沒有症狀,直到癌變後才發現。據觀察,這種病多在20歲左右發生,33歲左右出現症狀,39歲左右癌變,死亡時平均年齡只有42歲。
那麼,如何預防大腸腺瘤癌變呢?
1.健康人進行定期專項體檢,也就是大腸癌“普查”。普查的方法一般包括兩個階段,首先是用簡單、無痛、價格便宜的化驗進行篩查,如糞便隱血試驗。一旦查出糞便中有這種“隱血”,就必須做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2.對大腸腺瘤要及早地進行確診和治療:大腸腺瘤患者在發病的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隨著息肉數量的增多和體積的增大,患者常常會出現腹部不適、腹痛、大便帶血或黏液以及大便次數增多等症狀,少數大腸腺瘤患者還可發生腸梗阻或腸套疊。因此,對疑似大腸腺瘤的患者必須做雙重對比氣鋇灌腸X線檢查和纖維腸鏡檢查,同時還要對病變部位做病理活檢。一旦患者被確診患有大腸腺瘤,則應根據其腺瘤的部位、大小、數目以及腺瘤上是否有蒂,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對小於1釐米的大腸腺瘤,可採用內鏡下活檢鉗凝切法,或電凝器灼除法。或圈套凝切法等進行治療。對大於2釐米的絨毛狀寬基底的大腸腺瘤,則需進行開腹手術治療。但不管採取了何種治療方法,都要對切除的標本做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是否發生了癌變。此外,大腸腺瘤患者在切除病變部位後要定期進行復查,開始可每年複查一次,以後可適當地延長複查間隔的時間。
3.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①要作息有時,避免過勞;②飲食結構要均衡合理,應少吃肥肉、洋快餐、煎炸燻烤以及過於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同時還要戒菸限酒,這樣既可以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又能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有害廢物對腸道的損傷:③要堅持參加有氧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