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匱要略》之枳術湯!文曰:“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2-枳術湯是張仲景的一張小方,藥僅兩味,是治療水飲結於心下的方子。然歷代醫家用此方治療胃脘痛、痞滿卻效果非凡。讀張璐的《張氏醫通》,龔廷賢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等書,發現治療胃病多用此方加減。臨床實踐發現此方可用於水飲或食積結於心下而影響脾之健運的胃脘痛和痞滿證,對於很多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胃下垂、便秘等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中枳實量大於白朮一倍,行氣散結除飲,白朮量小於枳實一倍,健脾利水,用於因實而致的脾虛。兩藥一消一補,攻補兼施,互相為用,而消大於補為其特點。從傳統氣機上講亦是一升一降,符合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
3-患者形體壯實,多胸悶、腹脹、噯氣、疼痛,腹診心下脹滿或疼痛,有壓痛或有牴觸,有明顯的腹肌緊張。舌苔多厚而膩,脈右關滑實有力,或左關呈弦象。
4-其合方為:寒合四逆湯。鬱合四逆散。食積和熱症者先用大柴胡一副消導,大便瀉下後再用此方。寒熱交雜而偏熱者合半夏瀉心湯,寒熱交雜而偏寒者合柴胡桂枝幹姜東加附子。
5-病程綿長,體形弱者白朮量大於枳實一倍,法張潔古枳術丸之意。
6-用此方收效的關鍵是兩藥的劑量變化!而胡亂加減又需禁忌!
7-經方神效人人皆知,但往往很多人不注意小方的運用,或因為其藥少而輕視,或因其追求經濟效益而捨棄。胃病乃臨床常見病,枳術湯為治療胃病的主方、效方,望諸同道關注之!
1-《金匱要略》之枳術湯!文曰:“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2-枳術湯是張仲景的一張小方,藥僅兩味,是治療水飲結於心下的方子。然歷代醫家用此方治療胃脘痛、痞滿卻效果非凡。讀張璐的《張氏醫通》,龔廷賢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等書,發現治療胃病多用此方加減。臨床實踐發現此方可用於水飲或食積結於心下而影響脾之健運的胃脘痛和痞滿證,對於很多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胃下垂、便秘等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中枳實量大於白朮一倍,行氣散結除飲,白朮量小於枳實一倍,健脾利水,用於因實而致的脾虛。兩藥一消一補,攻補兼施,互相為用,而消大於補為其特點。從傳統氣機上講亦是一升一降,符合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
3-患者形體壯實,多胸悶、腹脹、噯氣、疼痛,腹診心下脹滿或疼痛,有壓痛或有牴觸,有明顯的腹肌緊張。舌苔多厚而膩,脈右關滑實有力,或左關呈弦象。
4-其合方為:寒合四逆湯。鬱合四逆散。食積和熱症者先用大柴胡一副消導,大便瀉下後再用此方。寒熱交雜而偏熱者合半夏瀉心湯,寒熱交雜而偏寒者合柴胡桂枝幹姜東加附子。
5-病程綿長,體形弱者白朮量大於枳實一倍,法張潔古枳術丸之意。
6-用此方收效的關鍵是兩藥的劑量變化!而胡亂加減又需禁忌!
7-經方神效人人皆知,但往往很多人不注意小方的運用,或因為其藥少而輕視,或因其追求經濟效益而捨棄。胃病乃臨床常見病,枳術湯為治療胃病的主方、效方,望諸同道關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