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的運動時各關節間的協調運動,肩肱關節運動時肩胸連線處隨之運動,此協調運動稱為肩肱節律性,肩關節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轉的,稱為靜止期,在此以後肩胛骨開始旋轉,每外展15°肩關節轉10°肩胛骨轉5°,兩者比例為2:1,當外展至90°以上時,每外展15°肩關節轉5°肩胛骨轉10°,兩者比例為1:2.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在正常情況下為:前屈上舉150°-170°、後伸40°-45°、外展上舉160°-180°、內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貼壁45°)、水平位內旋70°-90°(或貼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關節的活動是以胸鎖關節為支點,以鎖骨為槓桿,因此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又可因“肩胸關節”的活動而增加。
肩關節的運動時各關節間的協調運動,肩肱關節運動時肩胸連線處隨之運動,此協調運動稱為肩肱節律性,肩關節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轉的,稱為靜止期,在此以後肩胛骨開始旋轉,每外展15°肩關節轉10°肩胛骨轉5°,兩者比例為2:1,當外展至90°以上時,每外展15°肩關節轉5°肩胛骨轉10°,兩者比例為1:2.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在正常情況下為:前屈上舉150°-170°、後伸40°-45°、外展上舉160°-180°、內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貼壁45°)、水平位內旋70°-90°(或貼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關節的活動是以胸鎖關節為支點,以鎖骨為槓桿,因此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又可因“肩胸關節”的活動而增加。
肩關節的這些特點就決定了肩部易發生如上所述的疾患。參與肩關節運動的肌肉主要為肩部肌肉,而且肩關節運動需在上臂肌肉協助下共同進行。肩關節的運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當的穩定,其二是肱骨頭和關節盂之間須保持密切相接(這主要是由肩袖來完成)。因此,參與肩關節運動的骨骼肌並不單純地只供給關節動力,在穩定肩關節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肩關節屬於球窩關節,能作多軸性靈活運動,同下肢髖關節比較,肩關節的運動幅度較大,但穩固性差。肩關節可以完成七種動作:屈、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環轉。(一)屈:從肩關節冠狀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屈肩關節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纖維、胸大肌鎖骨部和肱二頭肌短頭。前屈的運動範圍約70°。(二)伸:從肩關節冠狀軸後方跨過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闊肌、三角肌後部纖維和肱三頭肌長頭。後伸時,由於受到關節囊前臂及肱骨頭與喙突相接觸的限制,故運動範圍小於屈的範圍,約為60°。(三)內收:從貫肱骨頭的矢狀軸下方跨過的肌肉能使肩關節內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闊肌和肩胛下肌。內收時,由於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上方而受到軀幹的阻礙,其運動範圍很小,約為20°。(四)外展:從矢狀軸上方跨過的肌肉,可使肩關節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纖維)和岡上肌,當肩關節旋外時,肱二頭肌長頭也參與外展。肩關節外展時肱骨頭滑向關節窩的下方,所以運動範圍較大,約90°。(五)旋內:沿貫穿於肱骨頭中心與肱骨小頭中心之間的垂直軸,上臂可作旋內和旋外運動。凡由內(起點)向外(止點)從垂直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旋內作用。旋內的肌肉有背闊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纖維。旋內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後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前方轉動。(六)旋外:從垂直軸後方跨過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岡下肌和小圓肌。旋外時,肱骨頭在關節盂內向前滑動,肱骨大結節和肱骨體向後方轉動。當上肢垂直時,旋轉運動的範圍最大,可達120°。(七)環轉:三角肌(三個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鋸肌、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