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奇劇影

    一名悲催的銀行人告訴你到底咋回事!

    一般有一定存款規模的客戶都被銀行劃分為重要客戶,每個銀行有每個銀行的叫法,貴賓客戶、VIP、金卡客戶、鑽石使用者等等。不要以為5萬元是小數,在某些銀行達到這個標準的一般可能就會被銀行“盯上”。

    這類貴賓客戶一般都會配備一名你所說的專屬客戶經理,說實話就是想法設法讓你買銀行的產品為主要目的。要麼就經常給你發簡訊,以產品營銷類居多,要麼就是直接給你打電話,好點的可能問候問候,脾氣急的直接就推薦你買這個理財買那個保險。有服務好點的遇到生日或重要的節日可能會來個溫馨的祝福,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銀行收入。

    至於他們推薦你的產品是好是壞,我認為多數的產品營銷是比較可靠的,有一定需求的可以在詳細的瞭解一下。但有時候也需要注意,銀行工作人員有時為了提高收益會推薦你一些價效比低的產品,雖然也比較靠譜,但是比起其他的產品可能收益上要差一些。

    最後,關鍵的問題,這屬於隱私和資訊洩露嗎?我認為的資訊洩露,應該是指本人的資訊從一家機構洩露至另一家機構。比如你家裡裝修房子買了家電,過幾天就可能天天有人給你打電話推銷冰箱、洗衣機,這就是資訊洩露的後果。你在銀行辦理業務,必然會留下個人資訊,而且非常全面的個人資訊。在透露點內幕,你在某家銀行有多少存款,哪天購買了理財何時到期,你在哪裡辦理了業務,等等這些銀行是都知道的。再深的不能說了,大家只需知道就行。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跟大家說,對於這些客戶資訊,銀行是絕對的會為大家保守的,並不會利用這些資訊做一些非法的行為。這點朋友們可以完全放心,我在銀行工作了多年,這是銀行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而且也是有各個部門監管的。但是不排除有個別的銀行工作者受利益誘惑,私自將客戶資訊販賣給他人,這種情況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但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處罰。

    您說三天兩頭的給你打電話買理財,也確實是有點煩。但是本身銀行只是為了營銷產品,所以您也不必焦慮。可與銀行協商拒絕電話或簡訊營銷,減少打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春節,你覺得現在有趣,還是過去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