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2193669460
-
2 # 使用者1416026797918
溫泉泡久了會造成頭暈的現象,原因有如下四點:
第一、溫泉泡久了以後會擴張周身的毛細血管,因毛細血管過度擴張,會導致大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引發急性腦缺血發作,尤其是以椎基底動脈和頸內動脈系統供血不全,偶爾會導致頭暈。
第二、如空腹泡腳的溫泉,帶走的熱量過多,因此會喪失過多的卡路里和熱能,而導致一過性的低血糖,當血糖低於3.9mmol/L的時候會產生眩暈。
第三、溫泉泡久了之後會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因溫泉中離子含量較多,會有滲透性脫水的效果,當人體血容量過低時也會產生頭暈。
第四、溫泉泡久了會有產熱過多而散熱過低,因產熱過多也會引發一過性心肌缺血,此時會出現頭暈,伴胸悶、氣短。
那麼溫泉泡久了有什麼壞處呢?
1、加劇面板乾燥瘙癢症狀。
溫泉裡面含有大量的鹼性物質,如果水溫比較高泡的比較久的話,這些物質會將面板表面的皮脂弄走,會使面板越來越乾燥。
2、增加心臟的壓力。
如果人長時間處於溫度比較高的狀態下的話會給身體器官帶來很大的負擔,特別是心臟。泡溫泉太久了會容易產生心跳加速,呼吸不暢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受到寒冷刺激,就可能會發生頭暈的現象。
平時溫泉多久泡一次比較好呢?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一般來講,泡溫泉一刻左右要上來休息一下,補充水分再繼續泡。
大概一天一兩次最好,特別是在睡覺之前泡溫泉可以美容養顏,提高睡眠質量。
即使泡溫泉養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浸泡溫泉並非適合所有人,所以某些人泡了的話,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