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安札記
-
2 # 吃貨學著做
我們還是很注重元宵節的。接著以前的習俗是一家人團聚,要包扁食也就是餃子吃的,還有現在也照著南方的習俗煮湯圓。今天我和老公一大早就開始包扁食,還煮了湯圓。湯圓一般是從超市買的。吃飯之前要放鞭炮,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吃完飯去看看秧歌串一串之類的。
-
3 # 騎著大二八逛北京
正月十五20年前的話,在農村還是比較熱鬧的。我老家是湖北鍾祥的,小時候就盼望過年,過年可以放鞭炮,小孩子都騎著腳踏車滿村子跑,找稻草堆掏雞窩,有的雞喜歡在外面做窩下蛋,我們的任務就是找稻草堆,踩點,過會看差不多了就去撿雞蛋,我有一次一窩撿了20個雞蛋,腳踏車都沒要,把雞蛋捧回去了,那自豪勁可以想象出。過年剛好是在放寒假,所以天天就是玩,那時候民間有玩旱船,踩高蹺活動,沿著村子每家每戶的串門祝賀,走到哪家主人就會給管事的人兩包煙。那時候過年一定會有乞丐上門乞討,我們一般是給一把大米或者一塊豬肉,反正就覺得那會乞討的特別多,後來再回家過年發現很難見到有人上門乞討了,可能都去了城市乞討了,從那個時候開始發現農村青年人都往城裡去打工了。年味也就漸漸淡了。
小時候家裡都是兩個孩子的,等我們長大了,再小點的孩子就開始接觸網路了,民間活動也少了。能玩到一起的小朋友少了。
現在的元宵節已經多年沒有那種氛圍了。說說我小時候是怎麼過元宵節的:
“趕毛狗”就是玩火。多用廢棄的塑膠,輪胎做燃料,用鐵絲幫在竹竿上舉著。有時候提前幾天就在準備燃燒的材料,滿村子各個角落的翻找。天一黑就吆喝著小夥伴出發,我家就住在河堤上,河堤上長滿枯草,小夥伴們就用燃燒的輪胎燒野草,野蒿草,晚上遠遠看去到處都是火龍,今天玩火家長都不管,可以肆意玩火,因為這天玩火可以驅邪,趕走傳說中的野獸“毛狗”。記得那時候晚上回到家臉上,手上全是黑不溜秋的,頭髮也被火燎了。
趕完“毛狗”,還有一個活動,那就是回家把過年沒吃完的零食都拿出來吃完,俗稱“嚼虼蚤”。吃完零食晚上放鞭炮就意味著新年結束。
順便發一張家人在家元宵節的午餐,不要在意一次性的碗筷,這邊的習慣。祝大家19年財源廣進,元宵安康!
-
4 # VIP的評論
我們老家元宵節一般都是天黑就點蠟燭,門口一邊一個,有燈的地方全都開啟,據說有亮光的地方不招蟲子,小時候天一黑我們幾個就會組團去偷別人家的蠟燭,紅色的蠟燭雖然沒啥用,但是很好玩,一些年齡大點的孩子就在自己家門口看著,那時候趁他們不注意我們偷完就跑,挺刺激,一般都不會說,過節嘛,還有就是趕會,9點多敲鑼打鼓的踩高蹺的玩獅子的唱戲的全是免費的,場子多逛完一家換下一家,鞭炮放個不停,小時候喜歡過15也害怕過15,因為過完元宵節就意味著年過去了吃不到好吃的了,還有最重要的是要開學了。現在想想滿滿的回憶真不錯。(純手工打字,看到的請就下個贊)
回覆列表
我們當地原住民是過十六的,十五還屬於春節,有十五還在春季期間,過完十六才散節的說法。我是十五在小家吃湯圓,十六在大家吃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