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80148545758
-
2 # 使用者4892405508429
翡翠手鐲是可以越戴越透亮的,透度變高的話棉就更明顯了也有可能,因為玉石本身的晶體結構在那裡。
我們人體在生活工作等“執行”過程裡,會不斷的在分泌汗液和油脂的,這些身體分泌的物質,就會慢慢的滲入到翡翠手鐲的縫隙中。
油脂和汗水的孕養,導致翡翠在滋養水頭的另外,也將手鐲表層缺欠緩慢的去掉,故而翡翠手鐲會感到越來越剔透,就好比是油滲入在草紙上導致草紙的變透。
此外,汗液中的氯化鈉、氯化鉀、尿素等物質會對翡翠的致色因子“鉻”產生影響,發生流動、遊離的狀況,從而使翡翠越戴越透。
但是如果長期不佩戴,這些滲入物可能就會漸漸褪去,甚至氧化後,導致翡翠看起來變得不通透,所以我們購買回來的翡翠手鐲一定要貼身佩戴,不要放置在某個角落了,讓它失去了價值。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唯心論和唯物論的。
1、唯心的多數是商家的營銷需要,而這個營銷建立在人們對美好事物和事物越變越好的心理訴求,所以買之前和買之後多數人都會心理暗示翡翠在越帶越透。公平的講,一塊磚頭,涼乾和每天都有水接觸保持一定水份,視覺上表現出來的潤度都是不一樣的,更何況是天天帶身上和汗、洗澡水接觸的翡翠?
2、唯物的講,翡翠是多晶體結構,是在低溫高壓下經歷百萬年以上才形成的,學過物理化學的人都知道,如果翡翠的顏色變了,應該是化學反應或物理反應,如果翡翠變得水潤了,應該是物理變化(物理形態發生變化)。好了,前面說到翡翠的形成條件是低溫高壓超長時間,那人的體溫不過36-41度,大氣壓是常壓,人的一輩子不過百年,請問上述的物理和化學是否能產生?如果不能發生,變水潤了、顏色變好了從何而來,這是科學常理留給大家思考。如果你佩戴的翡翠飾品在一段時間後有了明顯的變化,那建議您拿去檢測一下,因為非常大的可能性是化學處理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