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鴉說歷史

    《詩·大稚·生民》中有一句話,“或舂或榆,或簸或蹂。”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古代人民是如何把稻穀變成大米的。古人用一種類似石磨一樣的舂米石器分離穀殼,這個過程叫“舂米”。據鴉叔瞭解,“舂米”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使用石臼,就是用方石鑿孔,成臼,用木杵搗,如下圖:

    一種是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槓,槓端裝杵或縛石,用腳踏動木槓,使杵起落,脫穀皮,或舂成粉,如下圖

  • 2 # 王四姐

    古代是怎樣把稻穀變成大米的?

    我們的祖先是具有非凡的智慧,從野生的五穀,到自己種植五穀,養殖六畜。從最先的生吃東西再到熟吃東西,特別是古人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讓稻穀變成大米,真的是很了不起。

    詩經上就記載了古人能用石臼將稻穀變成大米,可見這些原始的方法一直沿用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小時跟上婆婆一起去別人家碾過多次米,石碾以前要大戶人家或家庭較好的人家才制的起。畢竟花錢化工還要有寬闊的地方才行,我們生產隊只有一戶人家,不但有石碾,而且石碾安放在一間茅草屋裡的,碾米不怕下雨的。

    每次去碾米,我便牽著牛前邊走,婆婆便揹著稻穀在後邊趕牛。只有我們家的狗跑的快,超過我們老遠的,去的時候是背上坡。到了石碾處,先把稻穀平鋪一些在碾盤上,不能鋪太厚一寸厚就行了,用枷檔纖繩把牛架好,用矇眼殼把牛的雙眠蒙上,一聲吆喝,牛就開始碾米了。

    水牛碾米團團轉,稻穀出米香噴噴,碾米比大磨磨面,對小孩來說碾米算是好耍的事,只是牛走幾轉要用小掃把,把碾出來的穀子掃回碾滾下面,以便好碾壓。碾好了稻米收起來,又把穀子倒上碾壓,直至碾完。

    碾好的稻米揹回來後首先是用風車風去谷糖,風車吱吱的響,大米嘩嘩的流。用風車把稻米風兩遍,然後就進入篩米的程式了,照農村的話說:看你有本事把客請到一起不。會用篩子的人篩子隨手旋轉,一部分米掉在篩子下面,一部分大點的米在篩子上面,沒碾好的穀子在米上面,在篩子當中,只有不到手掌大的塊,你輕手抓起這些稻穀放一起,過後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

    現在篩米抓起來的穀子就直接餵雞了,可在那個年代大米多珍貴,這個時候就要石臼了,把篩米抓起來的沒碾好的稻穀放石臼裡,用舂米杵舂。我們叫它放石對窩裡舂,反覆的舂,直至舂完,這樣這一批稻穀就全部變成了白花花的大米了。

    古人就是用石碾,石白讓稻穀變成了大米,用石磨讓面小麥變成了麵粉,甚至以前的人力榨菜油等等都體現了古人非凡的智慧,雖然現在進入了高科技的時代,但有時還是懷念以前原始農耕的時代,人力戰勝一切的精神。

  • 3 # 陌上花開多肉莊

    在我的印象中,這個是叫舂米,就是給大米脫殼的過程,幾個人,拿著個棒棒,就像在一個巨型的搗藥罐裡操作一樣,穀殼成糠,過篩就出現白花花的大米了。

    這個工藝有點像現在的打滋粑,現在還保留的,每年年前我們這邊每家每戶總是要準備那麼一點點的滋粑。

    我回農村初期很想收一套這樣的玩意作為收藏,但是到處都打聽不到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農村的建設,傳統手工藝正在一步步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偉大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是不可磨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減肥健身,最近去健身房減肥健身,主要就是在跑步機上快走,速度是6.5,時長一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