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早就考慮到機密檔案的傳遞問題,他們也為此做了不少的預防措施。第一種,粘土封所謂黏土封,也被稱為泥封,中國最早的檔案保密手段。即在介面處,敷以特製的膠泥,再在膠泥上蓋上呈報人或部門的印章。這種手段主要用於秦漢時期,當時文字載體是“竹簡”或“木板”。
(1)竹簡封,竹簡捲起來,然後用繩子捆起竹簡,在繩子結紮處,敷泥蓋章。
(2)木牘封,在木板上寫字,然後用一塊或兩塊規格相似木板,彼此亞蓋住,介面處敷泥蓋章。
此外,還有一種屬於木牘封的高階版,即裝在木盒裡,在木盒外面介面處封泥蓋章。
第二種,棉紙封到了三國後期,基本上盛行紙張和綿帛,這時候信件,尤其是平常信件(保密程度不高),封緘通常採用棉紙封。原意是專指信封上下封口之處,加貼棉紙蓋章封口,用來保密。後來也泛指紙質信封。
第三種,火漆封這種方式大家都聽過,其實就是“封蠟”。以松脂、石蠟、焦油加顏料混合加熱製成塊條狀,一般呈紅色或棕紅色。在使用時,將封蠟用火一烤,猶如蠟燭一樣,熔成稠狀,然後滴在封口處,然後蓋章。
這種方式既美觀又能有效保密,所以被廣泛使用於機密檔案傳遞。此外,火漆還應用於雞毛信的雞毛粘合,以防雞毛脫落。
第四種,拆字法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功底,一般人做不到。裴炎、徐敬業和駱賓王等,想要聯絡起兵推翻武則天,於是就使用拆字法傳遞情報。裴炎傳遞的一份情報,後來被武則天截獲,上面只有倆字“青鵝”。
大臣們傻眼了,沒看懂。後來武則天說,“青”就是“十二月”,“鵝”(鵝)字拆開來就是“我自與”,即我自與大家一道,在內部接應。所以,這種拆字法也有風險,需要能瞞過別人。
第五種,程式碼法程式碼法在中國使用較早,比如北宋時期,中國出現了用於軍事保密通訊的程式碼。程式碼法有多種形式,中國古人主要採用“密碼短語”+“解碼金鑰”的一種。當然,古代程式碼法還是比較簡陋的。
簡略言之,比如雙方約定某一本書,根據書中的字所在位子,比如“20頁第2行第9個字”,破譯的時候只要對照好,就能解碼。如果不知道雙方約定的解碼書本,根本無法破解。這種方式現在還管用。
古人早就考慮到機密檔案的傳遞問題,他們也為此做了不少的預防措施。第一種,粘土封所謂黏土封,也被稱為泥封,中國最早的檔案保密手段。即在介面處,敷以特製的膠泥,再在膠泥上蓋上呈報人或部門的印章。這種手段主要用於秦漢時期,當時文字載體是“竹簡”或“木板”。
(1)竹簡封,竹簡捲起來,然後用繩子捆起竹簡,在繩子結紮處,敷泥蓋章。
(2)木牘封,在木板上寫字,然後用一塊或兩塊規格相似木板,彼此亞蓋住,介面處敷泥蓋章。
此外,還有一種屬於木牘封的高階版,即裝在木盒裡,在木盒外面介面處封泥蓋章。
第二種,棉紙封到了三國後期,基本上盛行紙張和綿帛,這時候信件,尤其是平常信件(保密程度不高),封緘通常採用棉紙封。原意是專指信封上下封口之處,加貼棉紙蓋章封口,用來保密。後來也泛指紙質信封。
第三種,火漆封這種方式大家都聽過,其實就是“封蠟”。以松脂、石蠟、焦油加顏料混合加熱製成塊條狀,一般呈紅色或棕紅色。在使用時,將封蠟用火一烤,猶如蠟燭一樣,熔成稠狀,然後滴在封口處,然後蓋章。
這種方式既美觀又能有效保密,所以被廣泛使用於機密檔案傳遞。此外,火漆還應用於雞毛信的雞毛粘合,以防雞毛脫落。
第四種,拆字法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功底,一般人做不到。裴炎、徐敬業和駱賓王等,想要聯絡起兵推翻武則天,於是就使用拆字法傳遞情報。裴炎傳遞的一份情報,後來被武則天截獲,上面只有倆字“青鵝”。
大臣們傻眼了,沒看懂。後來武則天說,“青”就是“十二月”,“鵝”(鵝)字拆開來就是“我自與”,即我自與大家一道,在內部接應。所以,這種拆字法也有風險,需要能瞞過別人。
第五種,程式碼法程式碼法在中國使用較早,比如北宋時期,中國出現了用於軍事保密通訊的程式碼。程式碼法有多種形式,中國古人主要採用“密碼短語”+“解碼金鑰”的一種。當然,古代程式碼法還是比較簡陋的。
簡略言之,比如雙方約定某一本書,根據書中的字所在位子,比如“20頁第2行第9個字”,破譯的時候只要對照好,就能解碼。如果不知道雙方約定的解碼書本,根本無法破解。這種方式現在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