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莘縣村民

    《楊修之死》,似乎有勸誡之意。意思好像是:不要賣弄聰明!要低調!

    但“故事”內涵,是心理分析,屬成年人的事。並不是一個“賣弄”包括的。

    自己感覺,《楊修之死了》實在不適合上中小學課本。

    有時,人賣弄點小聰明也無礙。

    比如“門上寫個‘活’字,嫌門修的闊。”

    “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

    只因並非考察楊修,曹操覺得他愛顯擺。不喜歡。

    而“雞肋”,是曹操潛意識的心理活動。

    幾乎是下意識地,曹操把“雞肋”當口令。

    楊修得知,竟做起心理分析。分析正確也罷了。他竟把心理分析跟士兵們說了。而且!還提示士兵做退兵準備!

    天爺!

    要是曹操忽然悟出啥戰機,想打一仗,兵卻正夢想著回去美美地休息。這仗還能打?打個鬼!

    能透過隨意的一句話,一個細小動作表情,猜透人心理的人,真的很可怕。

    通常,這種人最低調最善藏鋒。他會想法讓被洞察者得到保證:“他至死不會洩露半點。”

    最膈應人的是:這個洞察人心的人,還有一張大嘴,到處炫。實在離死不遠了。

    也許,選這個故事的人,隱隱約約想告訴學生:善於動腦、善於分析,但要深藏身與名。

    像這樣屬於“心機”的問題,不該讓孩子普遍接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女生表白,對方說談戀愛太累了、沒答應我,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