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74924154432
-
2 # 逆光332
莊周夢蝶典故揭示了:眾生平等,人與物合。莊子透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係揭示出來。
【拓展資料】
原文: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譯文: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很生動逼真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我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莊周夢蝶的故事體現的道理:眾生平等,人與物合。 莊子透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係揭示出來。 形而下的一切,儘管千變萬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子認為達到天人合一最好的方法是“物化”。 所謂“物化”是說:“要使人性復歸,讓人按照人原來的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痛快淋漓地去生活。”可見,“物化”的狀態是消除了我與物、主與客、古與今、現實與夢境等差別之後合為一體的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