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咪老師

    許多家長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遇到問題不是先分析孩子的行為問題,而是先追究老師的行為合不合適,卻忘記了沒有因,怎會有果?

    這種思想肯定會將孩子帶偏。畢竟兒童的行為認知能力、行為判斷能力都非常薄弱,家長及外界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家長的錯誤解讀,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規範行為,反而會讓孩子形成錯誤觀念,引發更多的錯誤行為。

    “一年級的孩子,上課熱心幫助同學。”

    請問課堂上他怎麼幫助的同學?熱心幫助他人肯定是好事,但是要看怎麼幫。

    “被老師誤解為不守規則。”

    請問你孩子的行為有沒有影響集體,有沒有影響到課堂秩序?

    如果影響到,又怎算誤解?

    一年級新生入學,老師最重視的就是課堂常規訓練,這方面工作做不好,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效果。

    目前教師能夠採取的懲罰措施可能就是罰站了。去年送走的一批孩子進入小學後,有不少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被罰站,家長都表示理解,孩子也都認為是自己有錯在先。

    至於為何罰站整整一節課,老師可能出於這兩點考慮:

    1、他不想中斷教學,去處理這件事。

    2、希望透過罰站讓你的孩子真正認識到問題在哪裡。

    結束語:遇到問題,作為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分析問題、規範行為,而不是追究老師行為合不合適。只有引導孩子從自身尋找原因,才更利於孩子進步、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蜂箱裡有好多螞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