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liglle

    彎曲的山路上原來沒有下雨,可這濃濃的青松翠柏中煙霧迷濛,水氣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溼了行人的衣裳。出自《山中》,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繪了秋末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由滿是白石的小溪、鮮豔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於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表達了詩人悲己思鄉之情。全詩如下: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譯文如下: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彷彿要潤溼了人的衣裳。註釋如下: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荊谷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參見《水經注·渭水》《長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紅葉:秋天,楓、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統稱紅葉。元:原,本來。擴充套件資料:“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主要寫初冬時節山中全貌。本應是蕭瑟枯寂的冬季,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鬱青蔥,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控得到,所以說“空翠”。“空翠”自然不會“溼衣”,但它是那樣的濃,濃得幾乎可以溢位翠色的水分,濃得幾乎使整個空氣裡都充滿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溼衣似的涼意,所以儘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溼人衣”了。這是視覺、觸覺、感覺的複雜作用所產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空”字和“溼”字的矛盾,也就在這種心靈上的快感中統一起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靜脈曲張如何預防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