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對”忠“的理解:
馬融所著的《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說:“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意思是:忠,是人對天地、真理、信仰、職守、國家及他人等都至公無私,始終如一,盡心竭力的負責完成分內義務的美德。
忠者,德之正也。從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於心為敬,故忠從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故從中聲。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講:“忠,敬也,盡心曰忠”。意思是人要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忠”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涵與範疇。孔子提出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一次,他的學生子張問什麼是可以到處都能行得通的辦法,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之邦也會暢通無阻;反之,即使在本鄉本土也行不通。
2、現代人對”忠“的理解:
現代人對於儒家關於”忠“的思想加以揚棄。現代人對於封建愚忠愚孝那一套要予以摒棄,但是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仍然是每一個公民應有的美德。
“忠”在現代社會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忠於國家和人民,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二是忠於自己的事業和職守,這是每個職業人必需的操守。用社會學的話來說,一個企業家,一個知識精英首先應當承擔的是發展的責任。
現代人要盡心竭力地搞好自己的事業,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為群眾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會生產更多的財富,為國家發明出更多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為民族打造更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產業。
1、古人對”忠“的理解:
馬融所著的《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說:“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意思是:忠,是人對天地、真理、信仰、職守、國家及他人等都至公無私,始終如一,盡心竭力的負責完成分內義務的美德。
忠者,德之正也。從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於心為敬,故忠從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故從中聲。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講:“忠,敬也,盡心曰忠”。意思是人要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忠”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涵與範疇。孔子提出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一次,他的學生子張問什麼是可以到處都能行得通的辦法,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之邦也會暢通無阻;反之,即使在本鄉本土也行不通。
2、現代人對”忠“的理解:
現代人對於儒家關於”忠“的思想加以揚棄。現代人對於封建愚忠愚孝那一套要予以摒棄,但是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仍然是每一個公民應有的美德。
“忠”在現代社會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忠於國家和人民,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二是忠於自己的事業和職守,這是每個職業人必需的操守。用社會學的話來說,一個企業家,一個知識精英首先應當承擔的是發展的責任。
現代人要盡心竭力地搞好自己的事業,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為群眾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會生產更多的財富,為國家發明出更多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為民族打造更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