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23656964639

    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中“合治內府”的理論提出來的,即“胃合於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於委陽,膀胱合於委中央,膽合於陽陵泉”。因大腸、小腸、三焦三經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泉都在下肢為了區別,故以“下合穴”命名

    由於手足六陽經脈的經氣是以六腑的下合穴處別入於內而分屬六腑的,故六腑本身的疾患,可取六腑各自所屬的下合穴進行治療,其具體內容如下:

    1.足三里:治腹痛以中脘穴為中心,上至巨闕,下至下脘,兩旁至胃經內側,稱之為胃區。

    2.陽陵泉:治腹痛範圍以脅和肋下為主,內至胃經內側的不容穴至太乙穴,外至季肋,下至帶脈,稱之為膽區。

    3.上巨虛:治腹痛以六樞穴為主,上至滑內門,下至水道,離正中線一寸左右,稱之為大腸區。

    4.下巨虛:治腹痛範圍以臍部為中心。上至水分,下至關元,兩側距離正中線一寸左右稱之為小腸區。

    5.委中:治少腹痛以膀胱區中極、曲骨為主,其痛的性質是膀胱病引起的,若由別的器官,如盆腔附件、睪丸、精索等引起的少腹痛應取三陰交為主穴。

    6.委陽:為三焦的下合穴。三焦者,上焦氣會膻中,中焦氣會中脘,下焦氣會關元,其募石門,分佈較廣,所以臨床上常用委陽治療腹痛是以痛無定處,竄行無常者為有效。

    1.與耳相連的經脈手足三陽經均分佈到耳。手陽明之別絡“入耳,合於宗脈”;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手太陽經“入耳中”;足太陽經“從巔至耳上角”;手足少陽經均“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六陰經則由於表裡兩經脈氣相通,特別是陰經的經別在頭面部合於陽經,故也與耳有聯絡。

    希望是你想要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孔裡面黑黑的髒東西是什麼,能不能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