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有關魏晉時期的風俗,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稱謂,就是“魏晉風度”。這種風度甚至還成為了後世許多士人追求的目標。但是說實話,對這種“風度”,我感到的只有反胃和噁心。

    所謂的魏晉,中國其實一直處於一種分裂、混亂的時期裡面,前有天下三分,後有五胡亂華。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謂的“魏晉風度”,在幹什麼呢?

    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他在和一堆名士們悠然集會的時候寫的。他寫作的那一年,是公元353年,這一年,東晉組織的一次大規模北伐失敗;這一年,冉閔屍骨未寒,漢人們在遭遇新一輪屠殺。這就是時任會稽內史(最高行政長官)王羲之在優哉遊哉的時候,民間的疾苦!

    就說王羲之那個兒子吧,這個練書法的小子後來也做了官,但是別人問他是幹嘛的,他都搞不清楚,甚至覺得自己可能是個養馬的。

    這樣的人,怎麼能做官;這樣的風度,叫什麼風度?這哪裡是風度,這完全就是一幫寄生蟲在吮吸民脂民膏!

    如果只是一般的富家子弟,那混混日子沒有問題;問題是,這幫人都是有官職的,而且都是大官。一群中高層幹部不關心民間疾苦,只知道集會、喝酒、坐而論道,請問這合適嗎?

    當然,也不是沒有優秀的名士。比如諸葛亮和謝安,就是非常出色的兩位達則兼濟天下的名士;但是這樣的名士,太少了。更多的,是像王戎、王羲之父子這樣,尸位素餐、飽食終日的廢物。

    所謂魏晉風度,不過就是個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解決iwatch電池續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