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
2 # 說言風語
我建議放到7歲再學游泳,一是孩子的身體還在發育階段,過早學並不會有太多好處。
你說到興趣,其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而是越早越好,有時方法不當,越早就會越讓孩子失去興趣。
要明白的是,真正的興趣都是透過結果來反饋出來的,聯絡大人的經驗就是,可以是超過別人,可以是比別人厲害,或者收到更多的讚美或獎賞,這樣才會繼續願意去做,而長時間願意做,就是刻意練習,然後更有興趣。
你是希望自己以一個所謂的壓力讓孩子學游泳,還是孩子吃飯都想著自己要去游泳呢?
這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就見過兩種極端的例子,一個孩子本來喜歡游泳,可是每次父母不是鼓勵而是以完成任務的形式板著臉,到最後,孩子就放棄游泳了,說再不想遊了。
而另一個孩子本來對游泳算不上喜歡,只是和小夥伴一起去了游泳館,結果父母很耐心的引導,加上孩子的父親喜歡游泳,也沒有要求他學,結果這個孩子透過嘗試發現挺有意思,而且還有獎勵和鼓勵,和小夥伴關係也更好了,於是,有時上完課連飯都不吃就想游泳。
你說,你到底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下水害怕不只是小孩子才有的,大人一樣有,關鍵是你如何培養孩子游泳,非要游泳嗎?不一定的。
如果孩子擔心浮在水面上,這些建議會讓他放鬆下來。
在孩子能夠和家人朋友一起玩或者參加夏令營之前,他可能需要額外的幫助來學習如何在水中感到舒適。專家建議學齡兒童為了安全起見學會游泳是很重要的。另外,孩子年齡越大,他就越難以擺脫在泳池裡感到不安的記憶。學齡兒童有傾聽和聽從指示的能力,所以和一個有經驗的教練或者有耐心的父母一起幫助可以增加孩子在水中的信心。
冒險嘗試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孩子在池邊坐了幾周後還會因為下水而哭。對於父母來說,很難在看到自己的孩子那般恐懼後無動於衷。試著帶著孩子到淺水區,即使他在踢打和尖叫,也慢慢試著過去。把孩子抱在自己面前。隨身帶個玩具,唱歌,做任何能讓孩子分心的事情,讓他感到安全。
不用浮板一般情況下, 爸爸媽媽可能給孩子買水翼,讓他的手臂感覺更舒服,但專家建議不要這樣做。這種東西不僅能給孩子一種虛假的安全感,還會阻礙他的正常體型,因為它們迫使他的身體在水中垂直而不是水平。如果孩子已經習慣了漂浮物,把它們拿走可能會很困難。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他只能坐在泳池臺階上觀看,除非他學會在沒有浮板的情況下游泳。
學習基礎知識爸爸媽媽可以自己教孩子,也可以僱個游泳教練。如果花錢購買游泳課,一定要確保有救生員值班,以及安全裝置。找一個有紅十字會認證的游泳老師或者其他有聲譽的老師,並且接受過心肺復甦術的培訓。如果家長決定自己教孩子,那就縮短上課時間。提醒家長們要把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