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意思是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此句出自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白居易所作的《與元九書》,原句是:“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白話文意思是自從到朝廷作官以來,年齡漸長,經歷的事情也漸多,每逢與人談話,多詢問時政,每逢讀書史,多探求治理國家的道理。這才知道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這時候,皇帝剛剛繼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屢次下詔書,調查人民的疾苦。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這是一篇書信散文,寫於元和十年(815年),當時四十四歲的自居易正在江州司馬任上。從二十九歲進士及第後,經過十多年的宦海風波,被貶到江州當一名有職無權的司馬,經歷了他人生中最沉重的打擊,內心充滿憤慨和憂傷,思想上也不免矛盾和彷徨。這時收到時任通州司馬的好友元稹寄來的《敘詩寄樂天書》,乃思前想後,有感而發,在寒冬臘月的偏僻小城裡,寫下這封內容豐富、感情真摯的長信。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這篇文章是在吸取前代和同時代作家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自己的詩歌理論的綱領,總結他創作政治諷諭詩的經驗,觀點鮮明,文字生動流暢,有較強的說服力,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這句話的意思是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此句出自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白居易所作的《與元九書》,原句是:“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白話文意思是自從到朝廷作官以來,年齡漸長,經歷的事情也漸多,每逢與人談話,多詢問時政,每逢讀書史,多探求治理國家的道理。這才知道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這時候,皇帝剛剛繼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屢次下詔書,調查人民的疾苦。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這是一篇書信散文,寫於元和十年(815年),當時四十四歲的自居易正在江州司馬任上。從二十九歲進士及第後,經過十多年的宦海風波,被貶到江州當一名有職無權的司馬,經歷了他人生中最沉重的打擊,內心充滿憤慨和憂傷,思想上也不免矛盾和彷徨。這時收到時任通州司馬的好友元稹寄來的《敘詩寄樂天書》,乃思前想後,有感而發,在寒冬臘月的偏僻小城裡,寫下這封內容豐富、感情真摯的長信。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這篇文章是在吸取前代和同時代作家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自己的詩歌理論的綱領,總結他創作政治諷諭詩的經驗,觀點鮮明,文字生動流暢,有較強的說服力,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