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荷葉村夫

    古今對聯都不要求押韻,但為什麼有人卻寫用平水韻出對,或用中華新韻出對呢?這不是押韻,而是為了平仄。對聯通常不能三平腳、三仄腳,要求出句是仄收,對句平收。出句、對句,一般是兩個音節交換平仄。當然也可四個或更多音節才交換平仄,但要平對仄,仄對平。長聯韻腳可用馬蹄韻。國家頒佈有《聯律通則》,一切以聯律通則權威釋出為準。但目前網上亂出上聯的很多,還什麼三平腳三仄腳,全平或全仄的都有。對句也十分混亂,平對平,仄對仄,大搞同性戀。懷疑他們的《聯律通則》不同。

  • 2 # 鐵山小魚兒1

    悟空提出的“韻”應該不是我們所說的音相近同的“韻”,而是俗稱的“馬蹄韻”,這是指在對聯中應是平仄相符,上下對仗。古代寫聯沒有拼音為準,是以方言為主,追求大同為輔而成的,直到明清時期才有人歸結起來,才有平水韻,十三轍等,對聯必須遵循中華《對聯通則》的規則,而且必須是平水韻。

  • 3 # 百味寫春秋

    看到您這個話題,我覺得,您可能對這個對聯不太熟悉吧。對聯是從律詩中抽出來的對、偶句,然後慢慢發展成了“對聯”。對、偶句就是頷聯和頸聯,一個是仄聲收尾,一個是平聲收尾,它怎麼能押韻呢?

    從古到今,“對聯”講究“平仄對立,對仗工整”,而不能押韻。因為,上聯必須以庂聲收尾;下聯必須以平聲收尾。不然,就“出律”了。

    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什麼都能買到,一般不用再自己寫對聯了。所以,熟悉對聯的人越來越少了,不過,要是想熱心對聯,也不復雜,就記住兩點就算熟悉了:一是上聯最後一個字以仄聲收尾,下聯最後一個字以平聲收尾。二是平仄對立,對仗整齊。主要就這兩點,但強調一點,對聯是不用押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關24節氣的諺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