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目歷史君

    其實曹丕墓盜還是沒被盜至今應該還是個迷,因為曹丕墓一直沒有被找到詳細地點,只知道一個大概方位。沒人知道詳細墓地在哪,所以就預設其為沒被盜。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年僅39歲。因其死後葬於首陽山,所以他的陵墓叫做首陽陵。曹丕雖然活的短,但好在他很早就開始謀劃後事。他34歲稱帝,但在兩年後,即36歲時就開始著手為自己選墓,估計早就知道自己活不長吧!

    曹丕的墓沒被盜與曹丕死前的囑咐有關。他死前曾囑咐將其簡葬,不封不樹,不與妻妾合葬,不建陵寢。

    曹丕在料理後事這一方面還是看的很遠的,他深知“薄葬達德,厚葬致禍”這一真理。他在《終制》裡也說道:“自古及今,沒有不亡的朝代,沒有不被髮掘的墓冢。”厚葬的話,若是曹魏未亡還好,肯定沒人敢動他的墓。但曹丕也知道曹魏一直存在這一想法一點不現實。所以即便他是開國君主,也不敢選擇厚葬。

    曹丕很怕自己墓被發現,墓一旦被發現,自己屍體就很有可能受損,這就相當於被人再殺了一次,曹丕無法接受這種現實。

    他選擇了簡葬,沒搞任何設施,墓地平常無奇,甚至不讓人去祭拜,因此讓人很難鎖定他墓地的具體位置,自然不會被盜。

    加上是簡葬,裡面也沒有奇珍異寶,只有一具屍身,盜墓之人也沒有興趣去盜曹丕的墓,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沒價值。

    曹丕的墓沒有被盜,說到底還是因為他選擇了簡葬。縱觀同一時期簡葬之人,曹丕父親曹操的墓還沒被找到,諸葛亮真實之墓也沒被確定。

    只有司馬懿的在上世紀被髮掘了,司馬懿的墓也在首陽山,但他是屬於比較倒黴的那種,他的墓是被一首陽山附近的農民鋤地時偶然發掘的,這實屬運氣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是,米蘭花,現在葉子上長了這種白色的小點點,該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