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Jk

    江畔獨步尋花(七首之六) 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註解: 江畔: 杜甫成都草堂附近的浣花溪邊。 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 蹊(xī):小路。 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 參考譯文: 黃四孃家的花兒開滿了她家門前的小路,成千上萬的花兒壓彎了一樹的枝條。 結伴而來的蝴蝶在花枝上流連忘返,幸福的黃鶯在枝頭歡快地鳴叫。 擴充套件閱讀: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唐玄宗出逃四川,太子繼位,是為肅宗。杜甫歷經艱險投奔肅宗,但得不到重用,反而因直言被貶華州。公元759年,杜甫辭官不做,次年輾轉到達成都,在故交嚴武的幫助下建起了草堂,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此詩寫於草堂建好的第二年,即公元761年的春天。此時的杜甫,經歷過淪陷區的生死逃亡,見證過《石壕吏》中“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的人間慘劇,其中更有數不清的漂泊離亂,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安居之處,蜀中的錦繡春風暫時吹散了杜甫的憂愁。所以這位年近五旬(49歲)的詩人饒有興致地來了一次遠足,並寫下了包括這首詩在內的一組七首詩,其中第七首中說,“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對當下美好生活的留戀,令人心痛,不需要任何翻譯和解釋。 公元765年,嚴武去世。失去庇護的杜甫再次舉家踏上了漫漫征程。乘舟東下時,杜甫寫下:“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月子時可不可以吃火龍果呢?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