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論語·述而》
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譯文摘自楊伯峻《論語譯註》
一、我們閱讀文言文,不是僅僅要解釋有字的內容,更要注重未競文字的言下之意。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言下之意即相互共勉,若只從字面釋義,則成了挨雷劈的裝逼犯了。 根據7.20所表述的意思,和7.21的意思,敏以求之者也 之後大概省略了否定式語句:“若/即便 敏以求之而不得,該如何去做?”以此來凸顯 求之有方。
二、7.20與7.22若存在語意上的聯絡,則7.21如何解釋使之全文能貼切的聯絡起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敏以求之者也 ,“若敏以求之(古)不得,即 不語怪力亂神(克己訴於內) ,則轉而求乎外:三人行必有師者。只有如此,方能使得7.19至7.22全部內容連貫起來,所有表述系統化,表現了“求有方略,行有義理”的為人之道。
言有宗,事有君。其必然是有的放矢,有所針對性。抓住主要脈絡,使整個推理過程和結果有必然的聯絡,若無法進行驗證,並不把原因或結果歸結於無法解釋之處,懈怠求證,若此則透過向其他人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認知,獲取更恰當的解釋。循證順之求果,逆之溯源,當有所察。
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抵以證如此之意吧。
源於《論語·述而》
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譯文摘自楊伯峻《論語譯註》
一、我們閱讀文言文,不是僅僅要解釋有字的內容,更要注重未競文字的言下之意。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言下之意即相互共勉,若只從字面釋義,則成了挨雷劈的裝逼犯了。 根據7.20所表述的意思,和7.21的意思,敏以求之者也 之後大概省略了否定式語句:“若/即便 敏以求之而不得,該如何去做?”以此來凸顯 求之有方。
二、7.20與7.22若存在語意上的聯絡,則7.21如何解釋使之全文能貼切的聯絡起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敏以求之者也 ,“若敏以求之(古)不得,即 不語怪力亂神(克己訴於內) ,則轉而求乎外:三人行必有師者。只有如此,方能使得7.19至7.22全部內容連貫起來,所有表述系統化,表現了“求有方略,行有義理”的為人之道。
言有宗,事有君。其必然是有的放矢,有所針對性。抓住主要脈絡,使整個推理過程和結果有必然的聯絡,若無法進行驗證,並不把原因或結果歸結於無法解釋之處,懈怠求證,若此則透過向其他人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認知,獲取更恰當的解釋。循證順之求果,逆之溯源,當有所察。
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抵以證如此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