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訥
薛訥字慎言,絳州萬泉人。唐朝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七世孫、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長子。薛訥不善言笑,但沉著勇悍。早年為城門郎、藍田縣令等職,任內堅拒寵臣來俊臣非分之請,迫使其收回成命。他自此以剛正秉直而聞名於世。後以將門之子得到武則天重用,累官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左衛大將軍,他鎮守邊疆,屢立戰功。
2、薛楚玉
薛楚玉,唐朝絳州龍門人,薛仁貴的第五個兒子,薛嵩之父。薛楚玉是平盧營口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幽州節度使,後來因為和他哥薛訥的軍事改革被保守派排擠,被人告發瀆職,免其官,由張守珪取代,他的離職加快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3、薛嵩
薛嵩是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之孫,范陽節度使薛楚玉之子,唐朝中期將領,年輕時以臂力騎射聞名,為人豪邁。安史之亂時,投安史叛軍。累戰有功, 被封為鄴郡節度使。史朝義兵敗,薛嵩以相、衛、洺、邢四州降唐,被封為昭義節度使。在大亂之後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貢獻。
擴充套件資料:
薛仁貴宗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河東薛氏為蜀漢蜀郡太守薛永之後,薛永之子薛齊因蜀亡而遷至河東汾陰。薛齊長子薛懿生有三子,分為三房,其中次子薛雕號“南祖”。薛雕的四世孫為北魏河東王薛安都,薛安都的六世孫即為薛仁貴。
薛仁貴的曾祖父是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縣公;薛仁貴的祖父薛衍是北周御伯中大夫;薛仁貴的父親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
參考資料:
1、薛訥
薛訥字慎言,絳州萬泉人。唐朝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七世孫、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長子。薛訥不善言笑,但沉著勇悍。早年為城門郎、藍田縣令等職,任內堅拒寵臣來俊臣非分之請,迫使其收回成命。他自此以剛正秉直而聞名於世。後以將門之子得到武則天重用,累官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左衛大將軍,他鎮守邊疆,屢立戰功。
2、薛楚玉
薛楚玉,唐朝絳州龍門人,薛仁貴的第五個兒子,薛嵩之父。薛楚玉是平盧營口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幽州節度使,後來因為和他哥薛訥的軍事改革被保守派排擠,被人告發瀆職,免其官,由張守珪取代,他的離職加快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3、薛嵩
薛嵩是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之孫,范陽節度使薛楚玉之子,唐朝中期將領,年輕時以臂力騎射聞名,為人豪邁。安史之亂時,投安史叛軍。累戰有功, 被封為鄴郡節度使。史朝義兵敗,薛嵩以相、衛、洺、邢四州降唐,被封為昭義節度使。在大亂之後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貢獻。
擴充套件資料:
薛仁貴宗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河東薛氏為蜀漢蜀郡太守薛永之後,薛永之子薛齊因蜀亡而遷至河東汾陰。薛齊長子薛懿生有三子,分為三房,其中次子薛雕號“南祖”。薛雕的四世孫為北魏河東王薛安都,薛安都的六世孫即為薛仁貴。
薛仁貴的曾祖父是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縣公;薛仁貴的祖父薛衍是北周御伯中大夫;薛仁貴的父親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