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臺城煙雨
-
2 # 福明166467022
這個觀點並不科學,世上沒有絕對的事物,發現身邊人都是晚上作出重要決定比較多,一天下來,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作出判斷。你所擔心可能防止意外發生,這也多慮了,意外任何時候都能發生,不是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作出任何決定應該不分年齡段。
-
3 # 張139558534
當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了。如果用事實說話,反而,很多晚上的決定都是重大 的,甚至是歷史意義的。比如,我們黨和新中國建立時期,領袖們都是夜間辦公的時間多。到了全國解放後,也保持了這種習慣。那時國家領導人,經常是晚上才開始正式的會議、和研究重大決定。相反,到了早上時,他們竟然要睡覺,一般到中午左右了。下午除一般性工作外,基本上也是批閱文電之類,到晚上時間,精神頭大概上來了,又開始重大 的問題討論和決定。的確是很奇怪!估計是因為長期的艱苦鬥爭中的環境,養成的一種意志和習慣。白天是敵人活動猖獗的時候,這時候一般是隱沒起來休息。反之晚上是我們開始活動的好時機,而指揮員隨機處理問題也和部隊自身活動相一致,夜間辦公也就形成。這樣,幾乎大家都是晚上是最活躍的時候,當然晚上工作和做重大決定也是順理成章了。
當然,根據生物鐘的規律,人在白天思想、精神更敏銳和靈活,所以還是儘可能在白天進行重要的決斷好了。這就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和習性。和平時期尤其可以達到,所以現在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都是白天就是正常工作時間,那麼晚上去做重大決定也就不用刻意去做了。只是不存在“千萬不要”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絕對的事。
是有這種說法,不過不全然是。一般而言,人在一天裡的早中晚三個時段,要數清晨頭腦最清醒。因為人經過七、八個小時的睡眠之後,大腦停止了工作,獲得了充分地休息,所以這時辰的頭腦最輕鬆最放鬆,最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