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雜症

    上火是人體陰陽失調造成的,主要是脾胃火、肺火、肝膽火、心火、相火,也就是說五臟六腑都有火,只有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才可以正常發揮功能,一旦失調就會有火,在正常情況下陰平陽秘身體才會健康,上火了就說明臟腑陰陽已經失調,而喝水只有經過身體吸收變成津液才會降火,直接喝水並不能降火,所以上火了,喝水也不管用。

    人的脾胃火主要來源於飲食不節,過於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造成熱量淤積在脾胃,消耗人體大量的津液和水份,造成胃陰不足,所以就會口乾咽乾、口唇乾裂或者生瘡,這主要是胃陰不足形成的,而胃陰的來源主要是飲食水谷精微化生,胃熱生化功能降低,因此喝水後順腸胃而下,從膀胱排出體外,所以喝水多、尿的多並不能解渴。

    肺火旺盛主要是外感入裡化熱和胃熱燻蒸肺葉造成的肺失宣降,肺熱又會損傷津液,喝水後因為沒有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肺的散佈,因此喝水也不能使肺火得降,所以喝水也並不解渴。

    肝膽鬱熱主要是情志鬱滯化熱和肝膽的疏洩太過造成的,肝火旺盛就會損傷肝陰,只有肝陰充足、肝火才能降低,而肝陰的來源主要是腎陰的充足,腎陰也是靠飲食五穀的滋養,腎陰不足又會使心火亢盛造成心腎不交,腎陰不足還會使相火旺盛,因此也會咽喉腫痛、咽乾舌燥等上火症狀,喝水後沒有變成津液,而是直接經過膀胱排出體外,所以喝水也不管用。

    《黃帝內經》中有:‘’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就充分說明脾胃的吸收和肺的散佈,然後進入膀胱,經過這樣的消化吸收才可以把水谷精微化生成津液,滋潤五臟六腑,才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只有清熱和健脾健胃才會讓人不上火,才可以把喝下去的水變成津液讓人不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沒有準備的成語(含有“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