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2

    孩子發燒,儘量先不要吃藥,尤其不建議打針,最好用物理降溫的辦法,因為孩子太小。一般寶寶發燒在38.5℃以下不用退熱處理,選用物理降溫;38.5℃以上應採用相應的藥物退熱措施。 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藥物降溫:以上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 2.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多喝水。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還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孩子機體丟失的水份。喝水不侷限於白開水,可讓孩子喝一些他(她)愛喝的果汁、飲料等,既補充水分又補充維生素,或多飲一些湯水。孩子生病沒胃口時,可讓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3.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用藥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發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藥。服用,一天不能超過4次,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美林、泰諾林退高燒比較好。如果孩子發燒達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熱比較快,如果38到38.5之間用泰諾林比較好。如果是低燒這兩種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燒藥就可以。像一般酚黃那敏等寶寶感冒藥也都有退熱效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糯米鹹肉雞蛋飯怎樣做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