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影如梭
-
2 # 喵奧巫
每一個人都有自我保護和自我辯解的傾向。
先來看這個問題,把自己說成是心直口快個性激烈的人。
什麼叫心直口快?
個性激烈到什麼程度?
很多時候家長會對孩子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對孩子好,其實不過是在對孩子實現控制,並且當孩子表示反抗的時候,就會嫌孩子不識好人心,不懂感恩,說孩子是白眼狼,說自己如何辛辛苦苦的養育他如何對孩子好,站在道德的高度對孩子進行譴責。
所謂對別人好應該讓別人感到舒服,或者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出手幫忙,而不是感覺被控制被操縱。
當你提問的時候,其實你已經站在了自己的立場上,對孩子進行了批判。
你與孩子的溝通應該也不會特別的通暢。
所以我想換成孩子的角度,把這個問題再來重述一次。
我媽媽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他想怎樣就怎樣,他以為自己做的是在為你好,你就必須接受,否則他就會非常生氣,出口傷人。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還說自己是心直口快,還以為那是種美德。
就好比我明明要的是香蕉,他卻塞給我一個蘋果,不是一個蘋果,是一車蘋果。
-
3 # Jane144654959
不是你一個人有背孩子背叛的感覺。其實聰明孩子是社會的,只有傻子才是自己的。對孩子你不要以為一定聽你的,不感恩的孩子是自己寵壞的。現在知道還不晩。孩子大了與孩子相處得過且過。不要總以為自己是長輩壓著他,說教他。
題主你好,看到你的問題讓我想到了我小時的時候跟自己父母的相處,也是有不少激烈的爭執的時刻,現在回過頭來體會當時的場景,有很多的感悟,分享給你或許有幫助。
看了你的問題表述,我看到幾個有趣的表述
1、 首先第一個就是“心直口快個性激烈”,我個人感覺這個應該是你在與孩子衝突後的自我反思與認知。可以想象這幾個字的背後有著你與孩子之間更粗暴的溝通和更激烈的衝突。《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你讀一下。
2、 然後解決兩人衝突,最俗套的解決方案就是“與孩子成為朋友”,雖然方法老套,但是真的很管用。與孩子成為朋友的終極目標是達成有效的溝通,讓她願意去跟你溝通,說出她心中的小九九。而家長也一定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真實的想法,放下說教的言辭,給孩子你的建議、你的觀點,你的案例,懷柔地去引導。千萬放下強勢和指責。
3、 家長在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放下欺詐心態!不要想著打著“做朋友”的幌子去套孩子的秘密然後作為證據“集中消滅”孩子對你最底線的信任!切記切記。
4、 然後你覺得“對孩子已經很好了,要什麼給什麼,她還有什麼不滿足”
這也是家長與孩子最容易的分歧地方。事實上,我個人作為孩子的時候,根本不覺得父母對我關懷備至是多麼深厚的愛。孩子對愛的感知能力有時候是需要培養的。你們感覺對她熱火朝天,可能實際上她才剛剛覺得有點暖。而且我覺得父母對我好,真的能被感覺到也很簡單,就是他們能安靜下來理解我的心態和想法,不會急著反駁我,這比任何時候他們在背後為我做多少事情都來得重要。
相信這也是你的孩子內心的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