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繼文1

    假如人類的知識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現在的社會會發展成是什麼樣的社會?

    這提問如果不仔細分析,會忽略其中涵蓋的資訊量。實際上,對於遺傳資訊問題,人類一直都在研究思考,比如孔子對於人類學習和知識的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朽木不可雕也等等等等。隨著達爾文以及同時代另一個科學家的研究,物種問題第一次有了一個科學的系統工程研究,孟德爾的遺傳學開闢了這個學說的新領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遺傳學隨著基因密碼工程的建立,已經大開了解開生命秘密的大門。遺傳基因密碼告訴我們,生命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蘊涵這生命的所有秘密,這些秘密就像計算機編碼一樣,具有邏輯性,又有統一性。甚至還包含著生命從形成到發展所有階段獲得的資訊。這就意味著生命不單單在形成和發展中,只有體型的變化,還存在著從大自然獲取的資訊儲存,這也包括生命與自然環境的抗爭與協調中獲得的知識,從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智力。

    那麼,就你的問題,如果從智力上說,人類的一些隱形知識顯然是不斷的傳給下一代的,同時,人類也透過記憶、創造語言文字和學習能力,與上一代溝通,記錄和學習以及新的創造發明推動著人類自身和社會的發展。就從這個意義來說,人類的智慧或知識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並經常處於不斷更新中。

    如果我們稍微加一注意,也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問題,一個人突然對一些知識感興趣,並迷戀其中,如果進行追溯,就會發現,這個人的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祖先與這些知識有些關聯。我們說子承父業並不是沒有一點根據,這其中往往有隱形知識基因在起作用。

  • 2 # 感知主義者

      社會是人類的一種生存形式,是人類在生存中,為了個人間共同的生存利益,為了集合人的力量、統一行動、進行管理而形成的生存聯盟。社會確定個人身份屬性,確定人與人的關係,社會建立和維護人的共同性,社會約定形成一致的意識形態,社會就是人們認定的共同生活形式。

      個人遵守約定成為社會的一員,這意味著個人在得到社會的支援和利益的同時,必須放棄相當一部份自由與選擇,當社會的要求和個人的意願發生衝突的時候,個人得放棄自己的意願。服從社會的要求限制了個人性,社會性、共同性將個人性擠壓到最小的空間。

      社會意識形態貫穿於個人生活的始終,社會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個人意志。這造成了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的衝突,而且,這種衝突不但表現在社會生活中,更發生在個人的內心世界裡。當社會意識佔據人的意識中心,個人會發現喪失了自我;當個人意志佔據意識中心,社會不能容納個人。社會在人們共同遵守的體制和規則中執行,社會意識產生出"我們"的概念,我們概念常常完全遮沒個人的"我"。

      社會是人創造和約定形成的生存形式,社會的本質是人為的約定。因為社會是人主觀約定的形式,也是暫時的、變化的以及利弊參半的人為結構。社會的改變建立在人的改變之上,社會是人存在的外部結構,社會是人心的現實表達,社會的形態最終取決於人的意願。

      感知存在將極大地改變生命存在建立的生存形態。生命存在的核心是個人的生命,人以個人生命為單位組成群體及社會共同生存。社會是以個人、家庭、團體、國家、聯盟等生命利益和經濟利益為本質關係組成的共同體。人組成生存共同體的目的就是為了人的生存,但僅是一部份人的生存,與共同體之外人的生存無關,而且可能對立。人類社會正是若干由生存利益單位組成的有一定秩序的生存形態,其最小核心就是個人生命利益,人類社會就是個人生存利益聯合體。

      社會是以個人利益為基礎建立的生活機構,社會集合個人的力量,創造利益和分配利益,建立人與人的關係並維持關係的穩定。社會形態往往就是放大的個人生活形態,以生存關係形成的社會,中心還是在於個人生存。由個人利益組成的社會必然是利益的集合場、交易場和競爭場,這種社會關係註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實質上確定了人與人生存利益的競爭與對立,不管其後社會形態如何變化,個人生存矛盾的本質不會改變,"他人即地獄"就是這種社會關係狀態的比喻。而且,社會為其得以執行,通常以犧牲個人性為代價,社會為人群生存制定統一標準,忽略個人感受,無視個人的個性要求和特殊感知。生存的權利被允許,但生存的精神感知被蔑視甚至被剝奪,人被迫成為生命的奴隸和社會機能的細胞,所以,個人的生存不但艱難而且無趣,在社會群體中,個人的生存特殊性實際上顯得沒有必要。

      感知生存有完全不同於以個人生存為中心的社會形態。感知雖然從個人出發,但交織融匯在一起,感知具有連通性和共同性。個人生命存在只是感知的必要條件,並不是感知運動的最終目的。個人存在服從於感知的要求,生命的要義在於良好的感知。人與物、人與人由競爭生存利益的關係變為感知夥伴和感知物件關係,人與物、人與人由利益相向變為利益一致,這種根本性關係的改變將形成新的社會模式。人們以感知為中心集合在一起,以創造和獲得良好感知為目的,共享感知資源,互為感知物件,感知資訊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並增值,同時,良好的感知就是對個人生命最終的肯定與支援。這時的社會是感知資訊的互連網,個人是感知的接收終端和發生器,個人生命的特殊性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感知資源。在這種邏輯之下,每個人的生命都具有神聖性、平等性和唯一性,生命的利益成為感知的共享,社會真正成為人們感知的所在地而造福於每一個人。

      感知生存的社會形態是可以想象的,其合理性、可靠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將超過人們的想象。競爭生存的社會模式已經逐漸病入膏肓,且無藥可冶,放棄它勢在必然。而感知生存的社會模式將是最可行、最理想的接替模式。當人們把生存立足點轉移過來,感知的愉悅深入人心,感知的效益大利生命,人這才會感嘆:原來,人人都活得愉悅幸福,並非不可能。

  • 3 # 每日一歌wsm

    如果知識能夠遺傳,人類知識必然飛速增加,對自然的改變也會加速。然而。造物主已將遺傳基因設定,甚至自然生命(細胞壽命)期限確定。“一百二十年。”這是自然生命的籌碼。並且創造主從起初預約未來。人類不過是歷史的過客。歷史是(他的故事)。上帝掌握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由親人陪同投案能成立自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