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貝貝今年五歲了。
這小傢伙一會兒瞪著一雙大眼睛望著我,奶聲奶氣地嚷嚷:“爸爸,給我買個變形金剛。”那語氣是毋庸置疑的,似乎沒有一點商量餘地。
一會兒他又拽著媽媽的衣襟,死纏硬磨:“媽媽,給我買個帶喜羊羊的鉛筆盒好嗎?”那小子是軟硬兼施,纏住不放,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不知您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卻常常遇到這樣的“麻煩事”——幾乎每天,孩子都要纏著我們要這買那的,纏得我們頭疼,簡直是拿他沒有辦法啊。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並不是心疼那幾塊錢,而是覺得孩子這種亂花錢,亂要東西的壞習慣養成不得,是需要改正的,可是偏偏不容易改正。於是我們每天都要圍繞“要錢買東西”這樣的事情,與小傢伙展開不懈地“鬥爭”,可以說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啊。
回覆列表
-
1 # 淾氺二
-
2 # 小王子愛上狐狸
五歲的寶貝,正是可愛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往往是一半天使一半魔性。
當然,針對於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表現也是千差萬別的。私以為,根據題目中所說的孩子喜歡買玩具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尋求一種親子互動的安全感。或許,他真正需要的是爸爸媽媽陪伴自己,而不是那些炫目的玩具。
那麼,家長自己也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交流互動是否太少,對於孩子的陪伴是否不夠用心,導致孩子希望透過買玩具來滿足自己的內心訴求?如果確實是這樣,那麼首先應該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再來說金錢觀的啟蒙認知。
關於金錢觀的正確啟蒙,之前也回答得不少,在這裡簡單重申一下:
1.推薦《媽媽,錢是什麼》這套優質金錢啟蒙繪本,教會孩子認識金錢,學習貨幣冷知識,瞭解金錢的意義。這是一套圖文並茂的書,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相信孩子會愛不釋手的。
2.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合理支配金錢,給他機會實踐,但是絕對不是有求必應,家長要從旁進行引導。
3.教會孩子“賺錢”,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去體會賺錢的不易。現在很多親子游俱樂部都開始做生存挑戰的戶外活動,整個過程中沒有家長參與,完全靠孩子自力更生去賺取車費和當天的生活費,很鍛鍊人。我家孩子就參加過,他回家後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終於知道賺錢有多辛苦了。”
你可以讓孩子去體驗下生活。比如做點家務給他點獎勵。用做家務來換玩具。
或者給孩子出點錢,讓孩子去賣點東西,擺地攤也是可取的。你出本錢,掙了錢他自己可以隨意支取。即使他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讓他自己算錢去買。
這樣即可鍛鍊了孩子的能力,也能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