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沒有的,引用::作者寫他獻連環計 估計是為後文當上軍師作鋪墊 底下有資料: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這是<三國志龐統傳>中的一段,可見陳壽對龐統的評價是很高的,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更是把他和諸葛亮並提為"臥龍風雛",由此可見,龐統確為三國時期一英傑也.不知各位去過成都武侯祠沒有,在正殿文武廊上,龐統位居文官首席.而蔣琬,郭攸之、 費禕、董允等蜀國重臣皆排其後.可見後人對龐士元的敬意.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這就是歷史.也許有人會問,假如龐統不死,三國曆史會改變嗎?答案沒有人會知道. 許多蜀漢的Fans或許都想過這樣的問題,當然我也有假想過的.若龐統不死,那麼劉備借勢取成都,攻漢中,平雲南,一舉掃平益州.更不會有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事.既如此,則天下三分,荊益之勢強. 爾後可聯吳伐魏,譴五路大軍伐魏,那五路?一,馬超出西平關,牽制雍涼兵馬;二,龐統出陽平關,徑取長安;此二路軍皆由劉備統率,接應二路兵馬;三,關羽引荊州軍徑襲宛洛,直取中原;四,可譴張飛趙雲為將,連同東吳出兵合肥,兵向許昌,使魏不能西顧;此二路兵可由諸葛亮統率,接應二路兵,萬無一失;如此,隆中對之謀就以實現;五,請孫權引本部軍出廣陵,屯兵濡須口,攻徐州.此五路大軍再連同西羌兵馬,則魏國必危.然魏國中,遼東公孫氏野心勃勃,必起兵響應.魏軍腹背受敵,就算十個司馬懿也無濟於事了.郭嘉再世也無能矣....
應該是沒有的,引用::作者寫他獻連環計 估計是為後文當上軍師作鋪墊 底下有資料: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這是<三國志龐統傳>中的一段,可見陳壽對龐統的評價是很高的,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更是把他和諸葛亮並提為"臥龍風雛",由此可見,龐統確為三國時期一英傑也.不知各位去過成都武侯祠沒有,在正殿文武廊上,龐統位居文官首席.而蔣琬,郭攸之、 費禕、董允等蜀國重臣皆排其後.可見後人對龐士元的敬意.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這就是歷史.也許有人會問,假如龐統不死,三國曆史會改變嗎?答案沒有人會知道. 許多蜀漢的Fans或許都想過這樣的問題,當然我也有假想過的.若龐統不死,那麼劉備借勢取成都,攻漢中,平雲南,一舉掃平益州.更不會有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事.既如此,則天下三分,荊益之勢強. 爾後可聯吳伐魏,譴五路大軍伐魏,那五路?一,馬超出西平關,牽制雍涼兵馬;二,龐統出陽平關,徑取長安;此二路軍皆由劉備統率,接應二路兵馬;三,關羽引荊州軍徑襲宛洛,直取中原;四,可譴張飛趙雲為將,連同東吳出兵合肥,兵向許昌,使魏不能西顧;此二路兵可由諸葛亮統率,接應二路兵,萬無一失;如此,隆中對之謀就以實現;五,請孫權引本部軍出廣陵,屯兵濡須口,攻徐州.此五路大軍再連同西羌兵馬,則魏國必危.然魏國中,遼東公孫氏野心勃勃,必起兵響應.魏軍腹背受敵,就算十個司馬懿也無濟於事了.郭嘉再世也無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