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11397673226
-
2 # 使用者8171356101758
(1)自救:就是井下發生意外災變時,在受危害區域內的每個人員進行避難和保護自己的方法。應遵循“五字”自救原則進行現場急救。滅:迅速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護:用器材保護自己;撤:快速撤離災區;躲:無法撤退時,迅速到避難硐室躲避待救;報:儘快報告災情。
(2)互救:就是在有效地進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護災區受傷人員的方法。應遵循“三先三後”互救原則進行現場急救。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剛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對出血的傷員,必須先止血、後搬運;對骨折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後搬運。
自救時應遵守“滅、護、撤、躲”四原則:(1) 滅。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範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2) 護。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可使用自救器,或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等。(3) 撤。當災區現場不具備搶救事故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安全時,要以最快速度,選擇最近的路線撤離災區。(4) 躲。如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築的避難硐室或其它安全地點暫時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築臨時避難硐室。互救時,必須遵守“三先三後”的原則:(1) 對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2) 對出血傷員,先止血,後搬運。(3) 對骨折的傷員,先固定,後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