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
2 # 元然心靈
重要的不是父母怎麼想的,最重要的是你怎麼想!
現實中,很多人把門當戶對視為封建糟粕,是自由愛情的敵人。但具體分析一下也許,門當戶對思想也有存在的道理的!
首先,我們都知道門當戶對最基礎的一點是講經濟條件的門當戶對。說的是,男女雙方的家庭經濟條件不能相差太大。就這一點來說,父母考量的是子女的物質條件生活。
其次,我認為最重要的講的是思想精神方面的門當戶對,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往往忽視的一點。這一點強調的是,男女雙方在學識、品味、精神方面要比較相當。考量的是兩人在日後的生活中,能夠達到精神的和諧。多說一下這一點:說直白一點,這一點在我們現實中最明顯表現在文憑上面。如果男女雙方文憑相差太大,婚姻不幸福的機率是很大的。當然,這也不絕對,如果男女雙方有胡適先生夫婦(自己去搜下他們的愛情故事)的道行,也可以在一起!
總之,父母的意見可以參考,但選擇的權利在你自己的手中。至於該選擇堅持還是放棄,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就這樣吧,祝你好運!
-
3 # 沙漠寄語
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父母,考慮的門當戶對不單單隻指經濟條件,很注重的是物質基礎條件上的三觀。家庭背景,接受教育程度,價值觀。
我的兒子正在談戀愛,所以很願意回答這個題目。
所謂門當戶對,我理解的是兩個相愛的人要想結婚,不僅僅是兩情相悅就夠了,雙方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職業、原生家庭經濟基礎等還要基本相當。
中國傳統婚姻很看重門當戶對,家裡的孩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長輩們就會在門第相當的人家留意自己中意的人選。現在年輕人自由戀愛,自己選擇自己的結婚物件,進入婚姻之前要交往一段時間,有了感情再結婚。這是時代的進步。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自由戀愛的婚姻離婚率卻並不低,其中不乏由於從小生活環境的差距太大,在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的不理解、不認同而產生的矛盾。
當男女雙方的綜合條件基本想當時,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處事方式等會比較接近,生活中會減少很多矛盾。比如你從小衣食無憂長大,現在月入一萬,他小時候生活困難,現在月入兩萬,但你花五千元買個包覺得正常,他會覺得你瘋了,完全不能理解你買到自己喜歡的包包的快樂,他覺得花五百買個包都貴了。你感覺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卻無法溝通。
如果原生家庭家境相當,類似的矛盾就會少很多。 所以在婚姻中考慮門當戶對還是有些道理的。
父母在子女擇偶問題上,要給與自己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畢竟他們相處的更多,對對方更瞭解,自己孩子選中的結婚物件一定是符合他的審美要求和情感需要的。關於門當戶對的問題,父母把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指出來,給到孩子提示就夠了。
結婚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選擇權和決定權要交給子女本人,畢竟他們已經是成年人了,父母不易過多幹涉,而是要認同孩子選定的人並給予他們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