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克大夫
-
2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2018年8月18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胃酸就是我們認識的鹽酸,是由胃體部和胃底部的壁細胞分泌。胃液中除了水分外,主要成分是胃酸、胃蛋白酶、內因子和粘液。正常的胃液是無色的液體,每天的正常分泌量在1.5-2.0升。
胃酸分泌不足時,可以引起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和缺鐵性貧血。
胃酸分泌過多時,會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侵蝕作用,是誘發慢性胃十二指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之一;其次胃功能不好時,會誘發反流性食管炎,使食管黏膜糜爛;最後過量的膽汁會刺激膽汁分泌過多,胃動力不足時,會引起膽汁反流,誘發膽汁反流性胃炎等。
除了疾病本身,飲食對胃酸的分泌起著關鍵作用,一些酸、辣、鹹、香、燥、熱等食物,會引起胃酸大量分泌,本身有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患者,進食此類食物,會加重病情。
胃酸是由胃底腺(泌酸腺)分泌的酸性胃液,正常情況下,PH值0.9-1.5之間,與幽門腺分泌的黏液及促胃液素、胃底腺分泌的胃蛋白酶、賁門腺分泌的黏液共同組成胃液(0.9-1.5L/天),參與胃的消化功能。
愛吃零食、酸、甜、辛辣刺激食物、三餐不規律時飽時飢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酸性增強,破壞胃粘膜黏液層及胃粘膜上皮層,反滲入粘膜層,造成胃粘膜的炎症甚至潰瘍,誘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胃酸分泌過多會使胃液反流入食管,引起胃食管反流病或反流性食管炎。
小克認為預防胃酸分泌過多,首先要規律飲食,不吃零食、少吃油膩、過甜、過酸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刺激胃酸分泌的藥物,可以減少胃酸分泌,避免引起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