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未來可期dian

    “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莊子·天運》)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莊子·天道》)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者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莊子·天道》)

    履,鞋子;跡,腳印。這個比喻出自《莊子》,實際上是一個言意關係的問題。跡出於履,聖人之言出於聖人之意,但言不能盡意,用語言文字寫出的聖人之書,並不能將聖人之意完全傳達出來,即常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易傳·繫辭》)。莊子用“輪扁斫輪”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道”,存於世間,然而口不能言,只能心領神會。真正的“道”,是不能從聖人之書裡得到的,從書裡求道,就好比舍履求跡。

    以跡代履,就是舍道逐言,捨本逐末。如果莊子之意是履,我的回答就是跡,表達能力有限,請見諒。上面那幾段原文,你品,仔細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特曼裡“計時器”的樣式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