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查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
大體趨勢。2.5比2.0T,理論熱效率更高, 熱效率可以大體理解成把汽油裡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百分比。例如2.5有40%,2.0T可能只有36%。。表面看2.5更省油。實際,發動機只有5100轉的時候才能做到40%熱效率,其他轉速根本到不了40%左右熱效率。
假如同樣工作在1200轉,2.5熱效率只有31%,2.0T卻有33%的熱效率。明顯2.0T更省油。
如果都工作在5100轉,2.5熱效率40%,2.0T30%熱效率,明顯2.5更省油
發動機省不省油,其實是隨著轉速而變的,萬有特性曲線,可以看到各個轉速下,加了各種負載下,該款發動機的具體油耗。
因為日常開車發動機的轉速一直在變,所以不好判斷髮動機某一時刻的熱效率是多少。
其實有個例外就是混動車。比如豐田本田混動,尤其本田(假設本田的汽油機熱效率最大40%出現在3333轉)。這臺汽油機,要麼熄火,要麼永遠在3333轉運轉,導致這臺發動機永遠處在40%熱效率點。這臺發動機3999轉的時候就很垃圾了,熱效率比如才20%,可是人家鎖死在3333轉運轉啊,這樣熱效率就永遠鎖死40%了,永遠不會出現20%熱效率。。
言歸正傳。你說的2.0t和2.5,說個大趨勢吧,在市區駕駛,2.0T比2.5效率更好。高速駕駛2.5效率更好。如果兩臺車都處在最省油的那個點進行勻速巡航2.5更省油,因為2.5熱效率更高(2.5熱效率40%,2.0T只有30%多)。市區駕駛的話,汽油機往往不工作在最佳燃效的那個轉速,所以熱效率肯定達不到40%,有可能比2.0t熱效率還差,也有可能更好,更省油,不好說。
可以去查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
大體趨勢。2.5比2.0T,理論熱效率更高, 熱效率可以大體理解成把汽油裡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百分比。例如2.5有40%,2.0T可能只有36%。。表面看2.5更省油。實際,發動機只有5100轉的時候才能做到40%熱效率,其他轉速根本到不了40%左右熱效率。
假如同樣工作在1200轉,2.5熱效率只有31%,2.0T卻有33%的熱效率。明顯2.0T更省油。
如果都工作在5100轉,2.5熱效率40%,2.0T30%熱效率,明顯2.5更省油
發動機省不省油,其實是隨著轉速而變的,萬有特性曲線,可以看到各個轉速下,加了各種負載下,該款發動機的具體油耗。
因為日常開車發動機的轉速一直在變,所以不好判斷髮動機某一時刻的熱效率是多少。
其實有個例外就是混動車。比如豐田本田混動,尤其本田(假設本田的汽油機熱效率最大40%出現在3333轉)。這臺汽油機,要麼熄火,要麼永遠在3333轉運轉,導致這臺發動機永遠處在40%熱效率點。這臺發動機3999轉的時候就很垃圾了,熱效率比如才20%,可是人家鎖死在3333轉運轉啊,這樣熱效率就永遠鎖死40%了,永遠不會出現20%熱效率。。
言歸正傳。你說的2.0t和2.5,說個大趨勢吧,在市區駕駛,2.0T比2.5效率更好。高速駕駛2.5效率更好。如果兩臺車都處在最省油的那個點進行勻速巡航2.5更省油,因為2.5熱效率更高(2.5熱效率40%,2.0T只有30%多)。市區駕駛的話,汽油機往往不工作在最佳燃效的那個轉速,所以熱效率肯定達不到40%,有可能比2.0t熱效率還差,也有可能更好,更省油,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