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從能力上講,李安是否還具有早期“家庭三部曲”時期時那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中國式關係的微妙拿捏、嫻熟的電影敘述技巧。在這方面,我認為毫無疑問,李安仍舊具有這些卓越的能力。例如他近些年拍攝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奇幻的漂流到的是真是假,與少年派同舟的是動物還是動物性的人,在對於漂流羅生門式的講述背後,掩藏的恰恰是生死邊緣的灰色時刻對人性的探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當戰友的忌日成為自己的榮耀時刻,腦中鮮血、塵土、炮彈交織的恐怖記憶和眼前鮮花、掌聲、笑臉的致命誘惑,足以讓一個國家英雄“墮落”成戰爭逃兵,這同樣是人性。而將比利遭遇的這一切濃縮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表現,一方面集中展現了美國內部不同利益群體、不同階層民眾對於戰爭的碰撞,一方面也體現了李安高超的電影敘事技巧。這些都說明,李安仍舊具備國際一線導演的實力,只是在表現內容上,從早期關注中國故事,轉為展現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普遍人性。
第二,從意願上說,從李安作品的創作軌跡來看,早期“家庭三部曲”李安還未成名,大部分時間是用來打磨劇本,構思電影的敘事結構和鏡頭語言。自獲得奧斯卡以來,李安的能力已經得到好萊塢的普遍認可,擁有了大量資本支援,事業重心轉向對電影新技術的研究。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3D拍攝,對動物毛髮、海洋的動畫建模製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3D/4K/120幀的畫面,讓演員表演更細膩地展現在觀眾眼前。這些探索對於電影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從事業規劃上來說,李安的創作重心已經發生了改變。
但是我也相信,如果李安導演能夠以新技術來講述中國文化故事,也一定會創作出一部傑出的作品。
題主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從能力上講,李安是否還具有早期“家庭三部曲”時期時那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中國式關係的微妙拿捏、嫻熟的電影敘述技巧。在這方面,我認為毫無疑問,李安仍舊具有這些卓越的能力。例如他近些年拍攝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奇幻的漂流到的是真是假,與少年派同舟的是動物還是動物性的人,在對於漂流羅生門式的講述背後,掩藏的恰恰是生死邊緣的灰色時刻對人性的探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當戰友的忌日成為自己的榮耀時刻,腦中鮮血、塵土、炮彈交織的恐怖記憶和眼前鮮花、掌聲、笑臉的致命誘惑,足以讓一個國家英雄“墮落”成戰爭逃兵,這同樣是人性。而將比利遭遇的這一切濃縮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表現,一方面集中展現了美國內部不同利益群體、不同階層民眾對於戰爭的碰撞,一方面也體現了李安高超的電影敘事技巧。這些都說明,李安仍舊具備國際一線導演的實力,只是在表現內容上,從早期關注中國故事,轉為展現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普遍人性。
第二,從意願上說,從李安作品的創作軌跡來看,早期“家庭三部曲”李安還未成名,大部分時間是用來打磨劇本,構思電影的敘事結構和鏡頭語言。自獲得奧斯卡以來,李安的能力已經得到好萊塢的普遍認可,擁有了大量資本支援,事業重心轉向對電影新技術的研究。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3D拍攝,對動物毛髮、海洋的動畫建模製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3D/4K/120幀的畫面,讓演員表演更細膩地展現在觀眾眼前。這些探索對於電影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從事業規劃上來說,李安的創作重心已經發生了改變。
但是我也相信,如果李安導演能夠以新技術來講述中國文化故事,也一定會創作出一部傑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