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懐鈟

    有幾種方法測量與恆星的距離。測量的距離越遠,測量的精確度越低。但距離越遠,我們所要求的精確度也越低。

    一、三角測量法。也叫視差法。就是在遙遠星空背景下,測量隔半年時間,某顆恆星在星空背景下,與其他恆星之間微小的距離變化,用解三角方程的方法,確定恆星的距離。這種方法只能測量與我們比較近的恆星,一般不超過100光年。再遠,視差就小到測不到了。

    二、造父變星法。有一種變星叫“造父變星”,是一種脈動變星,就是定期膨脹、收縮,在膨脹、收縮過程中,它的光度會發生週期性變化,而且它的光變週期與光度之間存在對應關係。如果在比較近和距離上找出一顆造父變星,用視差法確定了它的距離,那麼在某個星團或星系中,找到這樣一顆造父變星,利用周光關係,我們就可以確定這個星團或星系與我們的距離了。所以,我們把造父變星叫做“量天尺”。

    三、光譜法。從恆星的光譜中,一是可以得知恆星的成分,二是可以大致推斷恆星的演化程度。測量某顆恆星的光譜型,與已知恆星的成分、演化程度、光度相比較,可以大致推斷恆星的距離。

    四、紅移法。這種方法只能測定與星系的距離。就是美國的哈勃弄出來的那個“哈勃定律”,光譜紅移的程度,乘以一個係數,就是這個星系與我們的距離了。當然,這個就更粗略了。

    1億光年遠的天體,我們看到的光就是那個天體1億年以前發出來的。這個天體現在是什麼樣子,我們要在1億年以後才能知道。

    光線在空間中傳播也需要時間。我們現在看到的太Sunny,還是太陽8分多鐘前發出來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人在國道上橫穿馬路被撞死該如何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