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品德有兩種,但並非是按善與惡、好或者壞那種壁壘分明的分別。
而是隱性與顯性。
大多數時候人們所表現出來的,用來作判斷區分好或者壞,善與惡的都是顯性層面的品德,在極端考驗面前或者極端的情緒狀態下,被隱藏的那部分品德才有可能被發現或者表現出來。
這部分隱形層面的品德如何,就是俗話裡常講的“本性”。
大多數的“品德好”不客氣的講只是表面上的顯性德行,可以作為所處人文環境、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個人教養範疇的判斷,可以作為判斷一個人“本性”的輔助參考,但並不能以此作為對其“本性”的判斷。
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暴戾的一面,對比而言有部分人的“本性”或者天性並不友善。對於深知自己暴戾殘忍的一面,卻時刻嚴格剋制自省的人,這種“自律”、“自省”本身就是“美德”。
所謂“善”與“惡”,“美德”、“惡德”,實際上本來是以行為上的友好指數作為參考衍生的概念,再後來逐漸延深增加了對心靈層面的友好指數的綜合判斷。
即所謂“言行如一”“表裡如一”。
PS:補充一個題外的概念。真正的的“性情中人”實際上表述的,是外在言行和內在友善指數完全持平、無任何刻意矯飾、“心行如一”的人[友善指數不一定很高哦],而非很多孩子以為的豪放、外向性格。受歡迎的那一部分“性情中人”的友善值,通常是處在社會普遍實際道德指數以上的[比如令狐沖那款]。
非專業視角,僅供參考
人類的品德有兩種,但並非是按善與惡、好或者壞那種壁壘分明的分別。
而是隱性與顯性。
大多數時候人們所表現出來的,用來作判斷區分好或者壞,善與惡的都是顯性層面的品德,在極端考驗面前或者極端的情緒狀態下,被隱藏的那部分品德才有可能被發現或者表現出來。
這部分隱形層面的品德如何,就是俗話裡常講的“本性”。
大多數的“品德好”不客氣的講只是表面上的顯性德行,可以作為所處人文環境、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個人教養範疇的判斷,可以作為判斷一個人“本性”的輔助參考,但並不能以此作為對其“本性”的判斷。
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暴戾的一面,對比而言有部分人的“本性”或者天性並不友善。對於深知自己暴戾殘忍的一面,卻時刻嚴格剋制自省的人,這種“自律”、“自省”本身就是“美德”。
所謂“善”與“惡”,“美德”、“惡德”,實際上本來是以行為上的友好指數作為參考衍生的概念,再後來逐漸延深增加了對心靈層面的友好指數的綜合判斷。
即所謂“言行如一”“表裡如一”。
PS:補充一個題外的概念。真正的的“性情中人”實際上表述的,是外在言行和內在友善指數完全持平、無任何刻意矯飾、“心行如一”的人[友善指數不一定很高哦],而非很多孩子以為的豪放、外向性格。受歡迎的那一部分“性情中人”的友善值,通常是處在社會普遍實際道德指數以上的[比如令狐沖那款]。
非專業視角,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