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12770359519

    荀子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出自:《荀子·儒效》其中一小段。 翻譯:不去聽不如去聽,去聽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了解,去了解不如去實踐.學習到了實踐就終止了.實踐,是明智的事情。 原文: 人論。志不免於曲私,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行不免於汙漫,而冀人之以己為修也;甚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是眾人也。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好問,然後能才:公、修而才,可謂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諸侯大夫、士也;眾人者,工、農、商賈也。禮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人倫盡矣。 解釋: 人的類別:思想沒有脫離偏邪自私,卻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大公無私;行為沒有脫離汙穢骯髒,卻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善良美好;非常愚昧淺陋,卻希望別人認為自己聰慧明智:這樣的人是一般的民眾。思想上剋制了私心,然後才能出於公心;行動上抑制了本性,然後才能善良美好;聰明而又喜歡請教,然後才能多才多藝:去私為公、行為美好又有才幹,可以稱為小儒了。思想上習慣於公正無私,行動上習慣於善良美好,智慧能夠精通綱紀法度;像這樣就可以稱為大儒了。大儒這種人,能當天子的三公;小儒,可以當諸侯的大夫或士;民眾,只能當工匠、農夫、商人。禮制,是君主用來鑑定群臣等級的標準,人的類別用它來鑑定就能包羅無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事細心?